正在瀏覽自營車的諾粉請別見怪,嚴(yán)格地說,這并不是一篇路試筆記,而是我一直想寫篇隨筆,聊聊我開上電車后依然放不下油車的情愫,這也許是電車時代的油車車主面臨的共同矛盾。
我給諾嫂買的ID.4基本都是我在開,目前在我手里跑了快1萬km了吧,具體多少我也不清楚,因為電車容易讓人忘記里程數(shù)(同意的舉手)。 一方面是因為電車也不愛在首頁顯示這個數(shù)字,另外,沒有周期性的換油提醒啥的,幾萬公里啥的的確沒有存在感,電費也便宜,開久了,連百公里電耗也不關(guān)心了(同意的請再舉手),反正快沒電了就找個地方充,要么就是逛街、吃飯的時候,看到樁子就插上,灰常方便。
(圖:身為大眾粉,我入了車機飽受吐槽的ID.4,因為我有手機哈,對車機依賴度很低,我更喜歡的是大眾一如既往的DIY自由度,所以對車子的折騰和升級,至今還沒停止,改日開貼再聊我對ID.4做了啥“難以啟齒”的事兒)
“一旦買了電車,油車就再也回不去了。”好多人也問我是不是還回得去,真實的感受是,前倆月的確回不去,因為你會沉浸在電車的各種新奇體驗帶來的快樂中。但是過了蜜月期,我又買了一臺途安L,因為開過了電車,油車的優(yōu)勢和樂趣你會認(rèn)識得更清晰,你也會比任何時候都知道,什么油車才是你真正需要的。這臺途安L入手后,我寫過一個長文,我甚至覺得它是“如果我這輩子只能買一臺車,買啥?”的答案車型。
同樣,這臺途安入手后,我也是各種折騰,目前除了后排沒加熱,前排沒通風(fēng),其他都比較圓滿了,每次ID.4借給同事去收車時,我就開途安L回家。最近在車間里修后尾門故障,故事梗概:之前一個買了我們幾十臺車的鋼粉大哥,他的同款途安電尾門失效,故障很妖,來修了幾次都沒根治,然后祥瑞就把我的尾門部件給人對調(diào)了,于是兩臺車都奇跡般地工作正常。直到半個月后,我發(fā)現(xiàn)車子也開始偶發(fā)這大哥之前的故障,類似傳染病一樣,后來概率越來越高,OK,我承認(rèn)自己也中招了,就送回車間修吧,好在客戶的車一直正常。
沒有途安的時候,我也會選些油車悄悄開走,它們總有些電車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或亮點。
汽油的確比電貴,但是能耗的成本在用車成本(尤其是加入了車價折損后)中的占比又有多少呢?更多的是心理安慰罷了。
如果拋開政策和制度的引導(dǎo),純聊技術(shù)和環(huán)保,我一直覺得混動是汽車未來的極好解決方案,它擁有油車的安全性,有電車在低速和蠕行的優(yōu)異表現(xiàn),有傳統(tǒng)油車不可比擬的經(jīng)濟性和續(xù)航,還有電車望塵莫及的高速能耗和保值率......
正好上周我開了好幾天混動雅閣,就拿這車的一些駕駛體驗來說說吧,希望這是一顆給“油電糾結(jié)癥患者”的解藥。
混動車的能耗成本,我覺得是最接近電車的了,以我ID.4(總是用商業(yè)快充樁)作比較,混動雅閣的能耗大約相當(dāng)于不到兩臺ID.4吧,城市工況下也比較穩(wěn)定,而且跑高速的能耗差距會更小。因此帶來的續(xù)航表現(xiàn),大家可以自己根據(jù)油箱容量計算,那電車就完全不是對手了,如果電車要在續(xù)航上突破1000km,那得裝多大的電池啊?那得賣多少錢呢?
車機普遍不如新能源,這是混動的普遍劣勢,但是我覺得這個短板并不屬于混動車,因為娛樂系統(tǒng)和動力形式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啊,誰說油車不能實現(xiàn)新勢力那樣的車機體驗?zāi)兀课矣X得這是遲早的事情。但對于目前呢,要想在一款優(yōu)秀的混動車上獲得新勢力一般的車機體驗,我個人還是建議買個iPad,固定在車上,藍(lán)牙連好,然后買個流量卡,隨你看啥,效果一定完爆主流新勢力,多花個小幾千,實現(xiàn)油車體驗的全面反超。總之,我是不希望因為一個屏幕幾個app就把自己的選車決策給掰彎的。
混動雅閣,這個換擋方式,我比較不適應(yīng),太不習(xí)慣了。
好在前任非常有素養(yǎng),R這里一點指甲劃痕都沒有,很是難得!
通常大家這么按R檔按鈕,就會摳出指甲印。
你每次都得注意指甲和面板坑的距離,動作如上圖所示來掛R檔,費勁吧?但是前任做到了。
還有就是這種舉手之勞可以貼近新能源的便利性配置,它沒有,我如果買下來,我就非常想給這個儲物坑里面裝一個無線充電板,手機放進去就能充電。嗯~這也不是核心障礙。
對于一臺油車而言,L2的輔助駕駛,其實也是可以實現(xiàn)的,早已無技術(shù)障礙。只是傳統(tǒng)廠家不愿意輕易給每臺車都裝上,而新勢力則經(jīng)常全系標(biāo)配罷了。
(圖:雅閣電機的驅(qū)動能力很強,60-80km/h巡航時,時常可以只靠電機驅(qū)動)
【插】混動雅閣,雷克薩斯ES300h,這倆車有得一比,各有各的長處和特色,但都是養(yǎng)車用車成本可以跟電車比肩的油車,省心度甚至優(yōu)于電車,保值率明顯高于電車,買時咬咬牙,用時一路爽...... 這個改天再聊吧。
像這種配置,我就希望我的ID.4可以有,只是多并聯(lián)倆開關(guān)在駕駛員可以摸到的地方罷了,毫無技術(shù)難度,但當(dāng)諾嫂睡著后,我就可以幫她把座椅放倒一些,免得腦袋東倒西歪地晃悠。
后排座椅加熱,也是我一直希望ID.4可以升級的配置,諾粉里有人知道ID.4可以有原廠升級方案么?
我很希望燃油車?yán)蠌S們可以加把油,把新能源上面那些“浮華之美”學(xué)來放到油車產(chǎn)品上,這些并不難,但消費者喜歡,畢竟油車在肉眼可見的未來還是大主流(這次我去內(nèi)蒙考察,一周下來就見到兩臺綠牌車,還都是插電混動)。對于我們消費者而言,在廠家做到這點之前,還是要買車享受的,我建議把娛樂配置和車子的本質(zhì)區(qū)分開去做判斷,先分清主次,畢竟配置這個東西,如果有后期升級可能和低成本易實施的DIY方案,就不應(yīng)該喧賓奪主,畢竟這種大件商品,核心總成成熟穩(wěn)定才是王道,汽車移動的本質(zhì)不能忘。
最后,硬廣一下,混動雅閣很少見,且這臺混動雅閣的內(nèi)飾成色幾乎可以打滿分,外觀也很靚,而且本田設(shè)計趨向運動,這代雅閣又是日系車中比較少見的以操控為主的底盤調(diào)教,這也是我比較喜歡本田的原因。
外觀瑕疵也很少,有幾處點狀磕碰傷,好在黑車+全車隱形車衣,倒影太豐富了,不容易看到,您買之前找銷售同事核對一下就好。有的瑕疵看起來是起皮了,但其實是貼膜的表面損傷。
好了,買車算總賬,選二手車,除了避坑防欺騙之外,如果看中花銷,那就一定要把主要問題、入手整備、日后養(yǎng)車修車、還有再次出手的折價考慮進去,這才是咱們玩車的真正成本;如果這些成本對你影響不大時,那就可以豪橫選車,只看喜不喜歡即可。最后掛一張小女兒的攝影習(xí)作,祝大家早日成為二手車豪橫級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