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iPhone有XR版本,主打炫彩和高性價比。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則為旗下手機推出青春版予以回應。
可你知道嗎,汽車也有XR版!
上汽大眾第一個吃螃蟹,為旗下常年月銷2萬+,多年位列轎車銷量前三名的朗逸Lavida推出了青春版——Lavida XR,中文名字叫做朗逸新銳。

朗逸新銳車頭采用了“星空中網設計”
與iPhone XR一樣,朗逸新銳同樣主打高性價比和炫彩兩個特點。入門車型起售價低至7.99萬,還提供了珊瑚紅和貓眼藍等潮流色,并且標配了前毫米波雷達來提供AEB功能,可以說它就是國家家轎——大眾朗逸的青春版!
目前,上汽大眾推出了限時特價活動,最低7.99萬即可入手。那么它會是年輕人的第一天大眾嗎?
一、目標用戶:注重品牌的低線城市青年
當下的車市非常卷。尤其是自主品牌,旗下車型尺寸大配置高,猛一看大眾這樣的合資品牌車型競爭力似乎并不明顯。
但如果仔細看一下車市的銷量排行榜,你會發現燃油轎車中,大眾朗逸、日產軒逸這種車型依然位列前三,每月仍然有2萬多的銷量。

朗逸新銳的側面線條很大眾范兒
雖然現在智能電動汽車的銷量正在快速崛起,但如果把視角拉高,其實絕大部分用戶仍然在購買燃油車型。
尤其是對于低線城市的人們來說,大眾這個從小看到到的汽車品牌,依然是品質和面子的雙重體現。在縣城或者小城市里,開個大眾畢竟還是要比一些自主品牌要更有面子。
對剛剛踏入社會的95或者00后們來說,朗逸新銳就為他們提供一個高性價比的品質車型,并且還是基于大眾集團知名的MQB平臺所打造。
二、三大件名副其實 開起來很舒服
雖然朗逸新銳的目標市場在低線城市,并且表面的配置比自主車型要差一些,但這可并不是說它就是智商稅。
燃油車的三大件是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朗逸新銳搭載的是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與之配合的是愛信的6AT變速箱。

尾部的LED尾燈是標配
相比10萬左右自主品牌車型幾乎標配的雙離合變速箱以及日系車型常用的CVT來說,朗逸新銳的愛信6AT變速箱成本更高,但卻能給駕駛員帶來明顯更好的駕駛感受。

朗逸新銳的1.5L發動機
這臺1.5L發動機雖然只有110馬力,但帶動朗逸新銳這種小車足夠了。掛完檔松開剎車,起步絲毫不費勁,踩油門車輛不竄也不肉,開起來非常平順舒服。
D檔下變速箱升檔非常積極,系統會盡量把發動機轉速控制在較低的區間,減少燃油消耗。
因為發動機只有110馬力,并且變速箱會盡量保持高檔位,所以車輛整體開起來并不快,尤其是想要加速的時候,必須要耐著性子等速度一點一點升起來。

尾部略有一絲運動車型的風范
不過好在這臺變速箱也具備S檔和手動模式。S檔升檔會慢一些,發動機會盡量保持在2000~3000轉的高轉速,以提供更好一些的加速體驗。
當然,如果特別著急,還可以直接用手動模式把檔位保持在2檔或者3檔,用好幾千轉的轉速來獲得更強的加速效果,不過代價就是油耗會飆升。
朗逸新銳的轉向和底盤依然是濃厚的大眾味道。轉方向盤的力度不輕不重,有一股液壓助力和電子助力合二為一的感覺。后軸雖然是扭力梁非獨立懸掛,但調教的很緊致,在城市里穿梭起來比較靈活輕快。
相比日系和自主品牌同級軟綿綿的CVT/雙離合駕駛感受和偏軟的底盤調教,朗逸新銳上面這種駕駛感受顯然就是德系機械質感的體現。
三、內飾配兩塊屏 CarPlay是亮點配置
試駕大部分大眾車型非常簡單,除了閉著眼就知道它的轉向、減速和底盤的感受之外,也幾乎是閉著眼就知道內飾長啥樣。
雖然各個車型都有差別,但整體的布局、線條和車機系統都是一個風格,無外乎是不同的排列組合和角度、材料微調。


朗逸新銳的內飾非常大眾
朗逸新銳的內飾也是一個套路,各位看圖就知道,我簡單說下值得了解的三個細節。
一是它的座椅是撞色皮質座椅(高配車型),更凸顯年輕化,這比此前大眾入門車型的黑色織物座椅要更高級和符合年輕人的喜好。

高配車型有雙拼色仿皮座椅
同時前排座椅竟然還是當下非常流行的運動桶椅造型。
不過缺點是前排座椅背后沒有儲物網兜,后排乘客也沒有空調出風口。而常見的后排出風口位置,取而代之變成了一個可以放手機和小物件的“儲物洞”。
另外兩個亮點都是主駕的配置。
朗逸新銳標配搭載了液晶儀表和8英寸中控屏幕。

標配液晶儀表
液晶儀表能顯示更豐富的行車信息,以及導航地圖,數字化體驗比機械儀表更好。官方也貼心的給了幾個不同的儀表布局可選。
車機系統還是大眾車型當下常見的那套系統,可玩性一般,但標配無線CarPlay,iPhone用戶開車能提供很不錯的音樂和導航體驗。


無線CarPlay非常好用
而如果是非蘋果用戶,也可以選擇使用百度Carlife車機映射,也能解決音樂和導航問題。
結語:好看好開還是大眾,這就夠了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大眾朗逸等車型目前主要的市場在三四五六線城市。對于這里的用戶來說,品牌、品質、價格是購車的首要考量因素,而至于尺寸和配置,都能克服一下。
就猶如我在老家的公務員同學一樣,基本上都是大眾車主。
在魔都試駕完朗逸之后我的感受非常明顯了,這臺車只要保留了德系的機械質感,有大眾的Logo,再加上新潮的外形和一定的數字化配置,這就足夠打動目標客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