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是國內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一款緊湊型家轎,常年蟬聯銷量榜前列。在2023款車型剛剛推出不久后,朗逸家族又增添一名新成員,名為“朗逸新銳“。作為家族新丁,它與朗逸有什么樣的差別?有著怎樣的定位?三款車型應該怎么選?這是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問題。
朗逸新銳是誰?定位如何?
先來看看尺寸吧,它與朗逸有著最直觀的區別。朗逸新銳的長寬高分別為4561/1740/1494毫米,軸距為2651毫米,尺寸介于朗逸與桑塔納之間。
通過對比能夠看到,朗逸新銳的四項數據與朗逸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說是兩款車。值得肯定的是,同朗逸一樣,朗逸新銳同樣出自MQB平臺,與桑塔納的PQ25出身有本質區別,掛靠在朗逸名下后,朗逸新銳也起到了將朗逸系列拉進10萬內起售價格的作用。
設計年輕,配置合理,動力總成皮實耐用
前面說到,朗逸新銳在平臺上保證了先進性。設計上,朗逸新銳也是足夠有看點的,它采用了大眾最新的設計元素,雙層前臉十分耐看,上半部分融合兩道鍍鉻飾條,下方的包圍部分融合了星空版的點狀鍍鉻,雖然是入門車型,但依舊有不少新意。
一條腰線貫穿車身側面,帶來了一些靈動的感覺。車尾設計簡潔,小鴨尾、熏黑尾燈以及黑色的下護板卻注重立體感與層次感的營造,車輛的整體設計相對年輕,這也是大眾近期的車型極力營造的風格,從五款外觀涂裝上也能感受得到車輛的新潮。
朗逸新銳的儀表和中控屏尺寸均為8英寸,中控屏采用內嵌式設計,對于8英寸的尺寸來說,現有造型有著更為統一的感覺。三輻式方向盤支持四向調節,內嵌式中控屏下方搭配旋鈕式空調控制鍵,滿足了操作便利性。
車機支持無線CarPlay和CarLife,同時通過上汽大眾App,還可遠程控制車輛上鎖解鎖、查看車輛狀態、也可在尋車時控制車輛閃燈鳴笛,科技化方面可以肯定的。
朗逸新銳全系采用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110馬力,最大扭矩141牛·米。這臺發動機裝在上汽大眾大多數的入門車型上,變速箱方面,朗逸新銳提供5擋手動和6擋自動兩種選擇。據了解,上汽大眾于今年三月停止了手動變速箱的生產,所以喜歡駕駛手動擋的朋友還要抓緊機會,且行且珍惜。6AT變速箱經過了市場的考驗,在平順性和耐久性方面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前麥弗遜+后扭力梁式的懸架結構與朗逸無差。
三款車型應該怎么選?
朗逸新銳共有三款車型,分別為指導價9.399萬元的手動新逸版、9.999萬元的自動新逸版以及10.999萬元的自動新愿版。三款車型在安全方面配置都不錯,主副駕安全氣囊、前排側氣囊以及側氣簾都是齊全的,后雷達、前方碰撞預警、主動剎車也是全系標配的,另外三款車也都有帶自動大燈功能的LED頭燈,這些都是值得稱道的。
在舒適性配置上,朗逸新銳全系座椅均為手動調節,另外空調也是全系手動,以上這些對于大眾的入門緊湊型轎車來說,這些我認為都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朗逸新銳全系后排沒有單獨的空調出風口、第二排座椅靠背也是整體放倒,還有提升空間。
在配置差異上,手動新逸版與自動新逸版的差別并不只是變速箱,自動新逸版還多了定速巡航、多功能方向盤、無線CarPlay與手機App遠程控制,以6000元的差價來看顯然自動擋新逸版更值一些,我相信這“毛毛雨”般的差價也足以讓手動擋愛好者放下執念。
指導價貴1萬元的自動新愿版以16英寸輪圈替換了低配車型的15英寸輪圈,輪胎寬度也從195毫米提升至了205毫米,除此之外這款車還擁有車道偏離預警、車道保持、倒車影像、天窗、無鑰匙進入以及無鑰匙啟動,座椅由織物升級為仿皮材質,與此同時,外后視鏡加熱、感應雨刷也有搭載,也多了低配車型沒有的前霧燈,其實單看1萬元的價格換來這些配置也并不虧,但對于價格敏感的入門緊湊型車消費者來說,換來的配置你是否需要才是首要的考量的。
總結
雖然定位相較朗逸更低,不過朗逸新銳的整體表現還是可以肯定的。出自MQB平臺的朗逸新銳設計年輕、配置對于合資入門緊湊型車來說也是比較合理的,成熟的動力總成也是一大亮點之一。簡單說來它在拉低朗逸入門門檻的同時,保留了朗逸出色的德系工藝以皮實耐用的品質、同時全系標配的6氣囊也為安全性做了保證。朗逸新銳全系三款車型定位明確,手動新逸版適合熱愛駕駛的少數人,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自動新逸版更為適合,手動新愿版則滿足那些對駕駛輔助要求更高的朋友,作為消費者的你以自身需求考慮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