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1-2025 看報紙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12156892號
近年來,品安全問題備受注,而最新曝光的假驢肉事件再次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備受追,但近期卻有費者反映市面上假驢肉泛濫,多商販以廉價母豬肉冒充價格昂貴的驢肉,令人深感震驚。
2024年年初,新京報記者的調查揭開了一個以母豬肉、馬肉為原料,通過添加驢肉增香膏、亞硝酸鈉等添加劑煮制成假驢肉的產業(yè)鏈。這些制假窩點在河北任丘、吉林長春和天津等地頻繁出現,其制作工藝極為惡劣,地面血水橫流,衛(wèi)生條件極差,給消費者的健康帶來了巨大風險。
更為嚴重的是,為了讓假驢肉顏色更接近真品,制假窩點不惜加倍增加亞硝酸鈉用量,導致一份假驢肉樣品中檢出的亞硝酸鈉殘留量遠超國家標準。亞硝酸鈉在肉里會產生致癌物,長期食用會增加消化道癌癥的風險,這對消費者的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些假驢肉生產作坊大多采取違法無證經營,甚至有些規(guī)模較大的作坊懸掛著食品加工廠的牌子,試圖掩人耳目。有報道稱,長豐鎮(zhèn)的假驢肉生意通常以家族關系為紐帶,串聯(lián)起生豬肉供應、煮肉、物流、驢肉火燒門店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形成一個龐大的黑色產業(yè)鏈。
對于這些黑心商家來說,唯利是圖,他們?yōu)榱酥\取暴利不惜犧牲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相關部門應該加強監(jiān)管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保障食品安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同時,消費者也要增強食品安全意識,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食品,共同維護自己的健康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