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屆金雞獎頒獎夜,易烊千璽憑《小小的我》斬獲最佳男主角,成為首位“00后”金雞影帝。從偶像組合到實力派演員,這場跨越十年的轉型之路,為何能引爆全網?是資本加持還是演技突圍?
圖片來源于央視新聞
11月4日晚,廈門金雞獎頒獎禮現場,22歲的易烊千璽憑借電影《小小的我》中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少年“劉春和”一角,擊敗張譯、吳京等資深演員,摘得最佳男主角桂冠。鏡頭前,他手握獎杯微微顫抖:“這個角色讓我觸摸到生命的脆弱與堅韌。”
《小小的我》聚焦阿爾茨海默癥群體,易烊千璽為演好角色,在療養院體驗生活三個月,瘦身15斤,模仿患者肢體顫抖、記憶混亂的細節。
該片豆瓣開分8.5,票房破7億,相關話題閱讀量超30億,被業內稱為“流量轉型教科書”。
此次獲獎使其成為繼夏雨(17歲獲影帝)后最年輕的金雞獎最佳男主角,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00后”。
圖片來源于林芊羽Nicky
2013年,TFBOYS以“養成系偶像”身份出道,一度被貼上“粉絲經濟產物”標簽。易烊千璽初期因外形、唱功遭受網暴,卻憑借《少年的你》《長安十二時辰》等作品逐步扭轉口碑。影評人藤井樹分析:“他的突圍揭示了娛樂圈生存法則——流量是跳板,但作品才是護城河。”
從校園暴力(《少年的你》)到抗癌家庭(《送你一朵小紅花》),再到阿爾茨海默癥(《小小的我》),始終聚焦社會議題。
連續與曾國祥、文牧野等“口碑導演”合作,規避粉絲電影陷阱。
金雞獎評委會現場透露:“評選標準更注重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小小的我》對疾病群體的關懷,符合中國電影‘人民性’導向。”與此同時,央視新聞發文肯定:“年輕演員用演技證明,偶像與演員并非平行線。”
· 導演陸川:“他讓流量這個詞從貶義變成褒義。”
· 影迷@追光者:“內娛需要這樣的標桿,告訴年輕人實力才是硬通貨。”
· 部分網友質疑:“資本護航?同期提名者演技更穩?”
· 行業觀察者@影視毒舌:“獎項背后是市場對‘優質流量’的迫切需求,但需警惕造神運動。”
當易烊千璽舉起獎杯,他打破的不僅是年齡紀錄,更是流量與實力長期對立的偏見。但問題也隨之而來:“00后影帝是實力認證還是時代泡沫?下一個‘易烊千璽’會在哪里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