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這個詞,英文叫“multi-purpose vehicles”,直譯過來就是多用途汽車,這本身就是個悖論,難道其他的車就不能多用途嗎,SUV,皮卡,不都也是多用途嗎?其實汽車發展到今天,使用場景的多樣化是區分車型的主要因素,MPV的存在意義更多的是滿足消費者更多的使用場景,而不僅僅是用途上的多樣化,從2000年MPV正式落地中國,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如今究竟是喜是悲,我們一起來盤一盤。

MPV車型可能是所有汽車分類中最年輕的一類了,到目前為止,對于MPV鼻祖的爭論一直沒有平息,有說法是第一輛MPV來自于克萊斯勒旗下的普利茅斯Voyager,也有人說是雷諾的Espace,從時間上看這兩款車差距不大,但是筆者認為,如果說真的要追溯MPV的鼻祖,應該是大眾的T1,這款在戰后風靡歐美的小型廂式車,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載貨而生,更多是作為乘用車來用,以至于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成為了年輕人性格解放的標志與符號。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MPV這個細分車型被市場接受,主要特點就是采用承載式車身,單廂造型,前風擋玻璃與發動機罩幾乎平行,具有比轎車更大的乘坐空間,多以5-7座的形式布置,主要滿足商務和家用使用需求。

中國市場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出現MPV車型,當時還是以進口的形式小規模銷售,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MPV是雪佛蘭的魯米那,由于其造型上尖尖的車頭被大眾稱作“子彈頭”,此后1993年,豐田PREVIA(大霸王)開始進口到國內,這兩款車雖然進口量不大,但是在當時卻給老百姓心中普及了MPV的概念,原來“面包車”可以這么舒服與豪華,而且價格也比轎車要貴。

1999年,上海通用正式在國內量產了中國本土的第一款MPV——別克GL8,追溯一下GL8的歷史,從1990年開始,通用基于U型平臺開始生產適合美國人的MPV車型,用代號為GMT199的平臺一共生產了三款車型,分別是雪佛蘭Lumina (也就是子彈頭)、奧茲莫比爾Silhouette和龐蒂亞克Trans Sport。

1997年,通用第二代GMT200平臺研發成功,在這個平臺上誕生了雪佛蘭Venture,而國產的別克GL8可以說是Venture的換標版,3.0升V6發動機,7座布局,懷擋設計,雖然價格不菲,但是GL8迅速成為這個細分市場最大也是唯一的存在,即使其他合資品牌此后推出了普力馬,奧德賽,菱紳,大捷龍等MPV,但是仍然無法撼動GL8的地位,以至于第一代GL8加上改款車型,一直生產了10年,直到2011年才完成換代。在很長一段時間,GL8以月銷破萬的成績霸榜MPV銷量榜多年,并與奧德賽一起成為了中國MPV的常青樹。

從銷售數字可以看出,即使GL8和奧德賽被市場深度認可,但整個細分市場空間并不大,甚至在2017年到2022年期間,在中國汽車銷量穩步攀升的前提下,由于SUV和電動車的增長,整個MPV市場還出現了同比下滑的局面,車型老舊,功能單一,油耗居高不下,設計丑陋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MPV的發展。

但是到了2023年,局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市場上突然出現了很多新的MPV產品,而且迅速獲得消費者認可,像騰勢D9,傳祺M8,嵐圖夢想家,魏牌高山,極氪009,小鵬X9等車型成為車市熱點,廣汽傳祺MPV全年銷量達到了164159輛,同比增長了59%,比亞迪騰勢D9更是憑借年銷量11.9萬輛將GL8拉下銷量冠軍的寶座,就連從商用車轉型的上汽大通也賣了4.5萬輛,雖然2023年的統計數據還沒有出爐,但是通過前11個月的銷量數字可以判斷,去年中國市場的MPV總銷量應該逼近百萬輛。而理想,蔚來,吉利,紅旗等主流品牌也都計劃在今年發布MPV車型,這個市場從無人問津迅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其實任何一款車的熱銷,離不開對于之前產品出現的痛點的顛覆性革命,就拿MPV來說,之前的功能和定位與SUV有著很大的重疊,而駕駛感受和配置有落后于SUV,自然不會得到市場認可。2023年MPV市場在技術領域的突破帶來了銷量的井噴。

動力升級。之前的MPV由于車身較重,需要大排量的發動機匹配,油耗自然是一個短板,如今混動技術成熟,可油可電,續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拆混和增程成為了最好的解決方案,騰勢,嵐圖,傳祺的產品都采用了插電混動,既能保證城市路寬的純電行駛,又可以必秒長途自駕的里程焦慮,而一些純電MPV的續航里程也可以達到600公里以上,不過筆者認為,未來MPV主流的動力配置一定是插電混動,即使純電車型采用了800V高壓快充技術,仍然不太可能成為主角。

功能多樣。不可否認,MPV是智能座艙技術最好的實現平臺,零重力座椅,大冰箱,前后排大屏幕,第三排魔術空間折疊,為家庭使用帶來了更多便利,提供了更多場景,也滿足了更多的使用需求。而且MPV天生的大空間也為家庭出行帶來了非常好的體驗。

自動駕駛。自動駕駛技術在MPV上也呈現了更多使用頻率,比如MPV笨重的車身使得在停車場停車成為很多女性頭痛的問題,但是現在大多數產品都配備了非常智能的自動泊車功能,甚至有些產品還可以實現停車場無人的代客泊車,完美解決了這哥痛點,而且自動駕駛的主動安全功能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潛在危險的發生。

很難想象,僅僅一年的時間,MPV市場就從藍海變成了紅海,后面還有眾多品牌虎視眈眈,今年這個市場一定會迎來重新洗牌的局面。首先,純燃油車的份額將會繼續下滑,以混動為首的動力形式的滲透率會繼續增長,其次,6座,5米左右,20-30萬的中型MPV競爭會更加激烈。再次,智能化的體驗會更加重要,MPV不太需要技術堆量,但是主流技術尤其是智能化技術的使用體驗是驅動購買的要素之一。但是這個市場競爭的核心還是對于用戶群體的精準定位,因為可以滿足的使用場景過于復雜,不可能面面俱到,解決好一類人群使用的痛點就可以帶來全方位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