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年來,由于國產新能源車在智能、空間、舒適、豪華以及用車成本、用車便利性等方面的體驗和性價比,遠遠超過了傳統燃油車,所以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不斷提升,國產車企的崛起,也給10萬-50萬元價格區間的主流合資車企,以及主流合資豪華車企帶來了不小的沖擊。
尤其是2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和豪華車市場,在比亞迪、問界、理想、蔚來、小鵬、極氪、小米等多家自主新能源車企的強勢布局以及激烈的價格戰推動下,目前包括寶馬、奔馳、奧迪在內的傳統豪華車企,多款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市場終端都有著較大的降幅。
舉個例子。作為寶馬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銷量主力,4月份,寶馬i3雖然仍然取得了4489輛的成績,在傳統豪華車市場中處于“遙遙領先”,但這一成績更多是“以價換量”的結果。
據我們最新了解到,如果采用金融按揭貸款買車,目前24款寶馬i3入門版本部分地區的落地價已經不到20萬元,而頂配版本也基本降到了30萬元,大多徘徊在25萬元左右。綜合估算,也就是說,寶馬i3的終端最高降幅幾乎是以將近6折的折扣促銷。
而除了新能源,在燃油車板塊,除了主力車型寶馬3系和5系終端有著6萬-10萬元左右的降幅之外,近日,有汽車博主也爆料稱,由于問界M9產能4月爬坡后,寶馬X5大部分地區已經沒有訂單,作為寶馬中國最為重要的現金奶牛,要做好寶馬X5開始大幅度降價促銷的準備。
作為參考,寶馬X5目前的終端優惠,普遍徘徊在1.5萬元-6萬元之間。優惠后,寶馬X5最低也要55萬元起步。
當然,面對國產新能源車企的沖擊,目前并不止于寶馬一家豪華車企面臨著這樣的競爭壓力。奔馳方面,雖然4月份,奔馳EQE SUV的銷量環比3月份出現了大幅增長,達到了1664輛,但這一成績在30萬以上的新能源市場,仍然差強人意。
在終端優惠方面,奔馳EQE SUV的終端優惠最高已經達到了18萬元。優惠后,奔馳EQE的價格仍然處于較多主流消費群體高不可攀的30萬級別區間。燃油車市場方面,主力車型奔馳C級別最高降幅將近10萬元,E級則保持在1萬元到5萬元之間。
奧迪品牌方面,和寶馬、奔馳同樣也有著相似的經歷,在市場競爭越發激烈的當下,主力車型中奧迪A4L、A6L部分版本的最高降幅甚至已經超過了10萬元,主銷版本的降幅基本都保持在8萬元左右,其中奧迪A6L優惠后按揭價格的最低裸車價格,已經來到了35萬元左右。
不難發現的是,相比于2023年的豪華車市場價格戰,今年傳統豪華車企之間的價格戰更為激烈。然而,即便終端大幅降價甩賣,合資豪華車企的日子也并不好過。4月份,奧迪、寶馬、奔馳的市場銷量均較3月份有不同幅度的下滑。其中,奔馳環比降幅達到了32.7%。
而相比于奔馳、寶馬、奧迪等一線豪華汽車品牌,二線豪華車市場中,凱迪拉克、沃爾沃、雷克薩斯等豪華車,同樣也受到了國產新能源車的沖擊。4月份,凱迪拉克的月銷量已經下滑至9507輛,其主力車型CT5的最高降幅已經達到了12萬左右,XT5的最高降幅更是達到了15萬。
雷克薩斯方面,此前需要加價的ES現階段的優惠也達到了5萬元以上,NX的裸車優惠也在3萬元以上。沃爾沃方面,XC60、S60以及S90等車型的優惠都超過了10萬元。
可見,在激烈的市場價格戰推動下,曾經熱門的傳統豪華車企們也不得不放下身段,跟進市場需求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產新造車新勢力正在步步緊逼。此前,理想汽車全新推出的理想L6,已經收獲了4.1萬輛的首銷訂單,而問界M9的累計大定訂單也已經突破了8萬臺。
并且,目前市場價格戰如火如荼,不少消費者群體持幣觀望的情緒加深。所以,在新勢力車企和消費信心進一步低迷的雙重影響下,傳統車企或還將迎來新一輪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