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后面的天氣會一天比一天熱,開車必須要開空調,但是很多人夏天開空調的時候都還不知道怎么正確使用內外循環。導致在開車過程中出現頭痛犯困的情況,容易造成疲勞駕駛。今天小李就來跟大家講一下夏天汽車開空調到底是用外循環還是內循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空調的內循環和外循環只是空調使用的2種不同的模式,并不是夏天必須要使用哪一種模式。不過用錯了循環模式的話,不僅車輛的油耗會更大,車內的制冷效果也會比較差,甚至還會對咱們的行車安全造成影響,新手朋友要注意。
正常情況下,我建議大家使用外循環模式更好,因為外循環模式是抽車內的空氣降溫以后再送進車內的,相比于車內原來的空氣,外面的空氣更新鮮。使用外循環對于車內的人來說,能夠很好避免車內廢氣聚集而出現的各種問題。但使用外循環會有2個比較明顯的缺點。首先,如果是氣溫比較高的情況下,車外的空氣的溫度也比較高,你使用外循環的話,車內就沒有那么容易涼快,空調的整體制冷效果比較差。并且對于發動機來說,使用外循環后,壓縮機一直需要在工作來維持車內的溫度,還會增加車輛的油耗。相比外循環,內循環的效果就好太多了。
內循環是直接利用車內已經涼快的空氣進行循環,車內你只要不是設定最低的溫度,一般都很容易達到這個溫度,壓縮機會得到比較多的休息時間,汽車的油耗更低。并且車內的空氣本身就是涼快的了,在經過一次降溫循環起來以后,人會感覺車內更涼快,一般老司機開車的過程中,想要車內快速涼快起來的話,都會優先使用內循環。但內循環用多了并不是是什么好事,它甚至會影響咱們的行車安全。
由于內循環的模式是車內的空氣不斷的循環,長時間沒有新鮮的空氣補充的話,車內的空氣就會變得很渾濁,甚至會讓人有生命危險。有些人在原地怠速開著空調用車,長時間使用內循環,最終導致一氧化碳中毒,人就這么沒了。咱們在開車行駛的過程中,雖然不會導致中毒,但也會導致車內的二氧化碳濃度變高,出現容易犯困啊頭痛啊這一系列的問題。一旦在高速上開車出現犯困的情況,就非常危險。所以上面我才建議大家使用外循環。實際上夏天老司機開車時,靈活運用內外循環既能降低油耗,又能讓我們感覺更涼快,還不會犯困。
比如我自己,我在剛開始用車的時候,我會先使用外循環,并把車內的風量調節到最大,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盡快的給車內的空氣換新,使車內的空氣變好以后,我會切換回內循環用車。這樣就減輕了壓縮機的負擔油耗低更涼快。但要提醒大家,內循環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換外循環換氣。一般車內的空氣只夠一個人呼吸4個小時,如果你拉了一車人的話,每隔一個小時就要換氣。如果你是自己開車的話,就記得每隔3個小時左右換一下氣,這樣才能確保安全。
總的來說,開外循環只是增加點油耗,制冷效果差點,沒有什么危險。你把風量調大一點是完全可以獲得跟內循環一樣的涼爽感覺的,但空調濾芯比較容易臟,需要定期檢查更換。使用內循環切記長時間不換氣,切記原地怠速使用內循環吹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