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新能源車型的發展對整個汽車市場都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下沉市場的巨變,還不足以撼動一線豪華品牌的地位和銷量。例如全新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E級車(文中簡稱全新E級車),在新能源車型和價格戰的圍剿下,4月依舊拿下了破萬的銷量成績,可見該車在市場中扎實的基本盤。全新E級車到底有何不同?本期筆者對該車做一個簡單分析,給對其有興趣的朋友做個參考。
從外觀來看,全新E級車修長的車頭配合溜背式的流線,勾勒出舒展的車身線條,給人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該車還提供兩款前臉造型可供不同消費人群選擇,立標版前臉三叉戟車標立于中軸線位置,加之橫向鍍鉻飾條裝飾的中網,大氣穩重的視覺感受更契合商務用車屬性;運動版前臉則使用大面積星空鍍鉻點綴進氣格柵,在精致的基礎上兼顧動感氣息。
與停售的舊款不同,全新E級車此次的內飾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奔馳EQS的車內布局,12.3英寸的儀表盤獨立在主駕前方,方便查看車輛信息的同時,又不影響行車視野。14.4英寸的中控大屏鑲嵌在鋼琴烤漆的亮面飾板之上,高配車型副駕還帶有12.3英寸的娛樂屏幕,全新E級車的座艙在保留豪華檔次感的基礎之上增添了不少科技感。
接著來看到該車的空間表現。全新E級車的車身長5092mm、寬1880mm、高1493mm、軸距為3094mm,與停售的2023款(長寬高:5078*1860*1480mm,軸距3079mm)相比,全新E級車整體數據有了小幅提升,其在外觀體量和內部空間上將更有優勢。此外,與同級競品奧迪A6L(車長寬高:5038x1886x1475mm,軸距3024mm)相比,全新E級車也要更大。
得益于優越的尺寸,身高178cm的成人,乘坐在前排主副駕,座椅調至合適位置,頭頂空間寬裕,腿部基本可以打直;換到后排乘坐,頭部還余有1拳往上的間隙,腿部到前排座椅的間隔也有大概4拳,整體的乘坐空間十分寬敞。
配置部分,全新E級車搭載MBUX智能系統,支持5G網絡、可見即可說等人機交互功能,并匹配高通驍龍8295芯片,車機使用絲滑流暢,高配車型還帶有21個柏林之聲音響(其余車型可選裝),配合車載娛樂系統,影音體驗不俗。智駕方面,全新E級車和舊款相比,L2級駕駛輔助升級為全系標配,并且自動泊車入位等高階智輔功能也加入其中,用車體驗有了質的提升。
在安全方面,全新E級車前潰縮區由擠壓成型鋁和壓鑄鋁組成,并以結構布局和吸能鋁件來提高潰縮區吸收撞擊力的能力,避免意外撞擊對乘員艙產生更大的影響。并且,全車高強度鋼比例超過77%,超高強度鋼材占比高達20%,全新E級車還應用了大量高剛性的材料保護駕乘人員安全。此外,車內使用的通訊錄、目的地、個人數據信息等私密記錄會被云端技術加密,避免個人隱私的泄露。
全新E級車配備2.0T 48V輕混動力系統,在保障動力輸出的同時也能起到降低能耗的作用,加之匹配的9AT變速箱,WLTC綜合油耗低至6.15L/100km,能耗相比競品車型寶馬3系(油耗最低6.9L)、奧迪A6L(油耗最低7.02L)要更有優勢。另外,9AT變速箱調校平順,升降檔無明顯頓挫感,配合最大258Ps馬力的發動機,開起來很是輕快。
總結:全新E級車背靠奔馳這一豪華品牌,車輛實力和品牌影響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在新能源汽車入局加劇市場競爭的當下,該車還能穩住月均萬臺左右的銷量,守住自身豪華品牌調性,這對于燃油車來講是不太容易的。究其原因,個人認為一是全新E級車產品力跟得上大流,保持豪華的同時兼顧安全與科技,這是里子;二是在市場打磨多年,消費者對其具有較高的品牌認可度,這是面子,而一臺面子里子都有的豪華車型當然能夠銷量堅挺。如果你的預算足夠,全新E級車是一款值得考慮的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