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魏建軍痛批哈弗H6營銷的事件火了。
在長城的內部會議中,魏建軍對于曾經的銷量王者哈弗H6絲毫沒有客氣。直言哈弗H6營銷團隊絲毫沒有用戶思維,“干了這么多年,還是老一套”。
隨后,長城首席增長官李瑞峰長文回應了這一事件,對于魏建軍的痛批“大加贊賞”。表示魏建軍給整個企業“打樣”,哈弗H6的營銷確實沒做好。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好一出“將相和”,或者說周瑜打黃蓋。哈弗H6的問題真的是營銷嗎?這款神車究竟是如何隕落的呢?讓社長帶大家一起看一下。
(1)哈弗病根不在營銷
我們來看一下最近半年的SUV銷量排行,哈弗H6排在第八位,確實不復往日榮光。尤其考慮到這是一款曾經奪得過超過100個月銷冠的“神車”,這個成績確實有些寒酸。
但仔細對比一下我們就會發現,事情其實沒有那么簡單。
排在哈弗H6前面的7款車,有5款屬于典型的新能源車,其余兩款CS75 PLUS和CR-V,也是哈弗H6的老對手。不說現在了,哪怕是在H6的巔峰時期,它們也曾經奪得過銷冠。
以微弱的劣勢輸給CR-V和CS75 PLUS當然也很遺憾,但這壓根不是根本。要知道真正賣得最多的車型還是Model Y和比亞迪宋家族,哈弗H6與它們其實壓根對不上。
而哈弗H6雖然有PHEV版本,但上次更新還是2022年9月份,距今已有接近兩年的時間,用的也還是長城幾乎已經淘汰的2擋DHT混動系統,而非最新的Hi4系統。在當前的市場局勢下,這樣的車型無疑是沒有競爭力的。
在新能源車型沒有競爭力的情況下,曾經的神車哈弗H6,其實已經是單腳走路。甚至連單腳走路都算不上,畢竟如今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已經突破了50%。本身就處在一個不斷萎縮的市場,同時競爭還非常激烈,CS75、瑞虎8、榮放、途觀這些老對手還都在,憑什么認為哈弗H6理所當然就能笑傲市場?
更嚴重的是,最近兩年市場還新增了鋒蘭達、卡羅拉銳放、星越L這些好手,這幾乎都是各大頭部主機廠“壓箱底”的產品。以卡羅拉銳放為例,這是豐田的全球跨界車,既有轎車的舒適性,也有不錯的實用性,如今優惠還極大,13萬左右就能落地。星越L更是吉利燃油車時代集大成的作品,與沃爾沃同出一脈的CMA架構,配置也極為夸張。
老實說如果只考慮單純的產品力,在今年上9DCT之前的哈弗H6,面對星越L這些車型又有什么優勢呢?
說句不合時宜的話,以當前的市場市場數據來說,哈弗H6還能維持平均月銷超過1萬5的市場表現,已經算是大家非常“給面子”了。非要把這個鍋完全扣到營銷頭上,屬實有點說不過去。
(2)營銷全額“認領”,更加可怕?
不過令人憂心的是,在魏建軍對于哈弗營銷的質疑聲發出后,長城營銷口不僅全額“認領”了這個鍋,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充分發揮,這是更加可怕的一件事。
我們連看一下李瑞峰的回復,開篇就是一頓吹捧。魏總身先士卒,長城上下深感慚愧。魏總是國內汽車行業第一人,魏總給整個企業“打樣”。不得不說邏輯清晰,表達層層遞進,如果不是知道兩人的身份,大多數人可能會以為這是某個官方機構“筆桿子”的發言。
但問題是,長城是一家民營企業,魏建軍也只是眾多民企老板中的一個。他當然有很大的成績,在保定這么一個地方建立起長城這樣一個巨無霸,確實不容易。但他就是全知全能的嗎?甚至于長城這樣一家大型企業,按理應該最專業的營銷口,因為老板的一句話就把自己全盤否定了?
說句不好聽的,如果專業部門的工作就是強調領導都對,這在機關單位里面或許沒有問題,但要面對刀光劍影的大市場,很顯然會壞事的。
還有李瑞峰關于“躺贏”的認識,在他看來,哈弗H6的問題依舊是“不會營銷”。他強調了哈弗H6有行業唯一的“2.0T+9DCT”,殊不知這款車甚至還沒量產。他強調了Hi4體系的節能性、安全性,殊不知哈弗H6壓根都還沒上Hi4。當然,也許他是知道的,只是在故意混淆視聽,但真金白銀掏錢的人會混淆嗎?
再說到哈弗H6成為“國民神車”,李瑞峰強調不需要營銷,是在無人區做了一個爆款。看到這樣的言論實在是無力吐槽,哈弗H6絕對不是什么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車型,當年它受到的質疑可比現在所有的國產車多得多。彼時長城營銷口的不遺余力,研發領域的積極改善,經過多少年的打磨才有108個月銷量第一的成績。
在這些長城后輩們看來,以前只是“運氣好”,到了一個滿是藍海的領域,只能說圖樣圖森破。在社長看來,有這樣認知的營銷掌門人,或者是有這樣的企業理念,是比哈弗H6如今失勢更可怕的事。
(3)正本溯源,方為正道
很多人都在提,如何讓哈弗H6重煥榮光。其實答案就在哈弗H6本身,知道這款車因何而起,就能知道它會因何而興。
哈弗H6的崛起,絕對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一樣,屬于“歪打正著”,或者趕上了好時代。在它誕生的年代,國產車不僅技術落后,在消費者眼中的形象更是非常不堪。
初代哈弗H6上市時,甚至沒有自動擋,因為長城當時沒有自己的自動變速箱,又采購不到合適的產品(好的人家不賣)。發動機方面,最早是三菱發動機和長城自己的綠靜2.0T柴油機搭配。
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哈弗H6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性價比出眾,同時質量可靠。在那個合資SUV要賣到25萬+的年代,哈弗H6只要一半的價格,卻有接近的品質,市場立馬就爆了。
再之后的每一代更新,長城也是非常用心。消費者喜歡智能化,哈弗H6就更新車機。消費者要更強的動力,新的1.5T、2.0T就研發出來了。消費者要更大的空間,哈弗H6就一路加長軸距。
每一代的H6,都至少是一個“不會錯”的選擇,并且消費者所有的需求都能滿足,這才是它能夠經久不衰的關鍵。
如今的哈弗H6當然也有很多亮點,比如獨一無二的“2.0T+9DCT”,但這是市場的主流嗎?SUV銷量前四都已經是混動或者純電動了,燃油車固然還有半壁江山,但早已不是關注的焦點。逆勢而行,只會愈發艱難。
因此“2.0T+9DCT”只能是加分項,而不是決定項。更好的做法,肯定是毫末智行的智駕加上Hi4混動系統,再加上高通8295芯片,這才是新一代消費者最想看到的新一代H6。不知道長城是否啟動了類似的路線,如果依然沒有,比如依然在論證Hi4是否適合H6,那最終結果恐怕不會太好,
寫在最后
忍不住言辭激烈了一些,實在是愛之深責之切。當年的哈弗H6,當年的長城,給人的感覺真的是三軍用命,銳意進取。國產車把質量做上來,把口碑做上來,長城居功至偉。但如今的輝煌,卻與它的關系已經不大。作為老汽車人,真心希望這樣的企業能夠在新的時代收獲更多的殊榮,這也是它應得的。
如果長城停留在領導批示,員工紛紛站出來夸領導英明神武的程度,只會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正確的H6應該是什么樣的?就應該是消費者需要的那樣,顏值、空間、智能完全滿足,混動性能強大又節能,還有長城的品質加持,做到這些點,才能談重回巔峰。
單純強調自己就是營銷不行,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反省,而像在變相自夸。現如今的H6真的是盡善盡美,只差營銷嗎?希望長城能夠深入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