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們評價一臺合格的MPV,核心是能“千里送公章”:夠快、夠穩(wěn),還得跑得夠遠。
但隨著更多家庭消費者開始成為MPV用戶,新能源時代MPV被賦予更多“既要、又要、還要”的責任,比如低能耗、高性能、強智能和極舒適。
作為稱霸國內MPV市場多年的別克GL8,自然也要順應潮流。能掛綠牌的別克GL8陸尊PHEV已經上市,它的外形貼近旗艦MPV別克世紀,車內則基于Avenir艾維亞的品質基礎,35.99萬到41.99萬的價格不僅有3萬元的“升艙禮”,還能享受至高3萬元的購置稅減免,所以對比燃油版的別克GL8 ES陸尊或艾維亞,性價比其實很高,這也是它上市3天后別克就已經收到上萬訂單的原因。
駕仕派之前已經靜態(tài)品鑒過別克GL8陸尊PHEV,它確實能從感官上給人更舒適、智能的體驗,不過把這臺重了200多kg,改用1.5T+2DHT的插混MPV開起來,帶電的GL8還能比過去有進步嗎?這次我來到安徽廣德的泛亞試驗場,要在高速環(huán)道上拉爆這臺MPV。
01
0-180km/h加速沒壓力
以前工信部有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需要進入這個目錄里才能拿到國家補貼。我買特斯拉Model 3就是吃了這個虧,因為早期進口版沒在目錄名單里,額外還繳納了購置稅。
推薦車型目錄還有個附帶的《車型主要參數》,里面主要是新能源車輛的一些技術信息,其中就有一項是“車輛30分鐘條件下能達到的持續(xù)最高車速”——這和通常意義上我們理解的“極速”并不一樣。
現在很多車型提供的極速,有點像瞬間超頻的電腦主板,或者超增壓模式下的渦輪引擎,可以用電機高轉速在短時間刷出一個亮眼的車速成績——但不持久。
尤其考慮到沒有國補后,這個測試項目對車企而言已經失去必要性,所以很多新能源車也沒有把它作為研發(fā)目標。
當然,國內的道路條件雖不具備以極速連續(xù)行駛的需求,但這個指標起碼能驗證車輛的三電技術實力和耐久性,所以通用汽車全新PHEV動力,就能輕松滿足匱電狀態(tài)下以180km/h持續(xù)行駛30分鐘的標準——以工程師的說法,主要是測試時長只有半小時,要不然的話,
一直跑下去也沒問題。
遺憾的是,我把車開上高環(huán)試駕時恰好趕上大雨,因為跑道濕滑所以不具備極速測試的條件。但既然有能放開手腳的機會,我也想盡量逼出別克GL8陸尊PHEV的極限。
在濕地情況下,我實測GL8陸尊PHEV的滿電和匱電0-100km/h加速成績基本相同,比官方數據雖然略多半秒,預計干地的話可以輕松跑進7秒,而且別克插混系統(tǒng)的動力一致性穩(wěn)定,匱電的加速初段依然有猛烈的推背感,純電起步也不會乏力。
20km/h后轉入并聯(lián)的動力銜接緊密,中后段的持續(xù)加速能力很飽滿,80-120km/h提速可以進入5秒內,車速提升到140km/h的過程也不綿長。
如果要說問題的話,一個是GL8陸尊PHEV的2DHT在正常加減速時沒有存在感,但全油門到120km/h左右升入高速擋,能感覺到輕微闖動。另外就是試駕車的表顯車速比GPS車速大概低3-4%。
不過,值得稱贊的是SoC電量是極準的,官方宣稱其誤差在2%以內。
之后,我也試著在沒有積水的路段繼續(xù)加速到表顯185km/h,GL8陸尊PHEV的后段加速和中段的差異不大,而且車輛居中感很穩(wěn)定,底盤吸附路面也很扎實,而且頂著風雨極速行駛時,車艙內的靜謐性仍十分出色。
我在140km/h時進行了測試,第二排噪音在66-67分貝,和同級車型120km/h的水平差不多。隔音好自然也是GL8的傳統(tǒng),而且這次插混版本不僅前后排都用了雙層隔音玻璃,甚至連前三角窗都做了升級。
能夠在插混動力總成上有厲害的表現,一定是需要1+1>2的效果。別克GL8陸尊PHEV的1.5T發(fā)動機不僅有深度米勒循環(huán)、大增壓器和水冷中冷,同時動力輸出也比騰勢D9的發(fā)動機多了30kW、19Nm。
驅動單元3.35kW/kg的高能量密度,讓GL8陸尊PHEV跑出了騰勢D9雙電機的加速能力。
而在能耗上,GL8陸尊PHEV同樣也以行業(yè)領先的標準打造,正立提供的插混專用磷酸鐵鋰電芯是以奧特能標準制造,24.4kWh電池容量實現108km的WLTC純電續(xù)航,推算下來電耗17.7kWh/100km——作為參考,騰勢D9單電機20.39kWh電池包車型,官方百公里電耗為18.9kWh。
這次測試中我也在高電量情況下,以60-120kph為主的車速行駛了50km,表顯油耗只有5.5L/100km,這樣讓我期待能實測一下,GL8陸尊PHEV匱電的百公里綜合油耗,能不能跑進8L以內。
02
比燃油MPV更舒適
雖然“快”是當下新能源的標配,別克GL8陸尊PHEV也確實在動力一致性上做到了插混、增程車型里的頭部,但對于一臺MPV而言,舒適性無疑才是消費者更看重的特質。
GL8陸尊PHEV有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把電池布置在底盤中間位置,不僅和靠后布置的油箱隔離——相對更安全;同時也優(yōu)化了前后軸荷載比例,沒有燃油版本車頭更重的情況,這也是別克使用插混MPV專用架構所能得到的先發(fā)優(yōu)勢。
在駕駛中,我首先感覺到的是:GL8陸尊PHEV重心更低、更實,尤其在加速制動的時候,車身動態(tài)明顯更柔和,側傾控制到位,全力加速和制動時,仰頭、點頭的動作不算夸張,可以在日常用車過程中帶來更好的平穩(wěn)性。
我還需要把GL8陸尊PHEV開到廣德試驗場的操穩(wěn)路,利用不同特征路面考驗一下它的底盤舒適性。雖然插混版本讓整備質量增加了不到300kg,但別克工程團隊在懸架上的針對性優(yōu)化到位,絕大多數路況下的適應性都很不錯。
在一些臺階路、減速帶的快速硬沖擊下,GL8陸尊PHEV對于路面激勵的能量感化解比較柔和,不會有尖銳的力量傳遞到車艙,前后軸的整體感也比較強,不會有往前蛙跳的分裂。
而在更多連續(xù)顛簸的時候,GL8陸尊PHEV的簧下動作也比較干凈,碾壓過去有一定厚重感,感覺更像是中高級德系轎車給我們的固有印象,垂向解耦的感覺會提升豪華感,尤其輪胎單邊碾過窨井的時候,左右軸間的干擾很少,直線行駛尤為穩(wěn)定。
在一些大曲率的波浪起伏路,GL8陸尊PHEV的貼服感也很有黏性,懸架拉伸和壓縮的節(jié)奏控制到位,不會有拋離座椅的懸浮感。不過這也是在合理時速內,如果越過車速的閾值,比如以90-100km/h車速沖過飛坡,拉伸后的回壓就會有些跟不上落地速度,雖沒頂到極限,但體感上的大幅拋跳容易引起不適。
最后還有一點和舒適性強相關,就是GL8陸尊PHEV的座椅,它還是很有技術含量,除了填充材質考究外,高強度鋼座椅骨架帶有減震阻尼器,使得座椅舒適性可以進入同級第一梯隊,而且別克給全車六座都裝上了通風加熱,要知道理想MEGA的第三排也沒這待遇——不過GL8陸尊PHEV也沒有前排電吸門,看來MPV還有卷配置的空間。
03
操控求穩(wěn),下限不低
趁著其它媒體同仁拍攝的時候,我獨自把GL8陸尊PHEV開到了動態(tài)廣場,在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下,考驗了可能大多數MPV用戶感受不到的操控極限。
其實別克沒有給GL8陸尊PHEV太復雜的底盤設定,麥弗遜和多連桿的組合都盡可能考慮到給車內騰空間,超過5.2米長度、3米軸距的尺寸,加上近2.4噸整備質量,也限制了它的上限,但在穩(wěn)定的同時有寬泛的安全邊際,或許也是值得稱道的地方。
我先圍繞半徑20米的小圓環(huán)做了定圓回轉,GL8陸尊PHEV在左右回轉時的穩(wěn)態(tài)車速都在60kph左右,倒也不是極限就這么多,而是ESC介入強硬,幾乎是把扭矩按住,限制了車速進一步提升,我也試過關閉電子限滑輔助系統(tǒng),可也最多再提速5km/h,大油門后ESC也會強制開啟。
其實之前在30%坡度的長坡橋上,GL8陸尊PHEV有類似狀況,濕滑路面下我用20%油門開度的小扭矩請求起步,爬坡時ESC會根據扭矩變化間歇大幅介入,使得車速提升被打斷,可見別克更看重安全而不是探索。
好消息是,在高車速下回轉,GL8陸尊PHEV的側傾姿態(tài)并不夸張,重心轉移漸進可控,整體屬于偏中性的狀態(tài),不會像燃油版本那樣容易出現轉向不足,對于大多數駕駛員來說是更容易操控的表現,需要再拉高車速才會輕微推頭。
在不太正規(guī)的麋鹿測試中,我嘗試以70km/h的表顯車速進入,出樁的速度還能保持在60km/h以上,動力滑行的連貫性良好。連續(xù)轉向操作時,GL8陸尊PHEV車尾跟隨積極,濕地下也沒有大幅滑移,ESC這時反而很克制。它的轉向回饋手力也有些彈性,力道適中,雖然方向盤尺寸偏大,但指向性還算清晰,不難掌握方向。
如果以MPV的需求來看,別克GL8陸尊PHEV的操控水平已經超乎預期,至少比之前我試駕的舊款騰勢D9明顯要好上一截。
04
駕仕總結
MPV終歸還不是主流市場,一直以來很多車企都是抱著“人無我有”的心態(tài)對待,所以我們可以買到的歐洲MPV不少是由廂式貨車升級,而日系品牌則更愛基于轎車平臺進行二創(chuàng)。
但真正原生MPV架構,可以讓底盤不用像SUV那么厚重,在空間冗余更大的情況下,坐姿也能舒展一些,甚至靈活性、安全性、舒適性,也都可以基于符合MPV定義下的需求,去研發(fā)和制造。
更迭5代產品、積累180萬車主的別克GL8,就一直是這么做的,雖然早期車迷對它有質疑,但20多年后我們再回頭看,別克GL8能持續(xù)多年在MPV市場一家獨大,也是產品力在支撐。
比如GL8陸尊PHEV,單單耐久測試都做了整整兩年,并且也不搞應試教育,所有的出發(fā)點,都是要在新能源MPV市場,擦亮GL8這個銘牌的榮光。
從這個動態(tài)體驗來看,別克GL8陸尊PHEV確實有叫板的本錢,無論舒適性、操控性還是插混動力總成的綜合表現,都能在MPV領域躋身第一梯隊。
而且從前期終端的反饋來看,GL8已經不僅是公務用車的首選,GL8陸尊PHEV的新能源屬性,加上更智能、更舒適的配置水平,讓它也成為家庭用戶的目標。
看來別克下一步要著重考慮的,應該是如何保障產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