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近期發布的相關銷量數據顯示,今年5月1-26日,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為120.8萬輛,同比去年同期下降6%,較上月同期下降2%。同期,新能源車市場零售57.4萬輛,同比去年增長27%,較上月同期增長2%。
5月以來,隨著價格戰以及北京車展大批新車上市帶來的推高效應,加之小長假的緣故,5月第一周市場表現非常不錯,銷量較上月同期增長了28%,但從第二周開始,市場再次出現環比下滑,第二周是2%,第三周則達到了28%。如此一來,把5月第一周回暖的趨勢再次打壓,表現不盡如人意。
隨著市場由暖轉冷,自5月中旬開始,終端市場的價格戰再次打響。各廠商紛紛出臺加碼促銷,結合乘聯會調研結果顯示,5月中旬乘用車市場終端折扣-22.2%,相較4月底,總體市場價格仍在下探,尤其是燃油車市場,整體降幅深度更加明顯。
(數據來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隨著價格再次下探,但從5月第三周市場的表現來看,效果并不太樂觀,銷量沒能止跌,反而繼續呈現出持續下滑的走勢,由此來看,5月車市未達預期的可能性非常大。
事實上,隨著利好政策的實施落地,各渠道對于5月市場的期待值是比較高的,4月底商務部、財政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明確了汽車以舊換新資金補貼政策,自“五一”起各地方也開始加緊落實國家報廢更新政策,各地報廢更新細則基本與國家標準一致,部分如廣東、廣西、湖南等省份在國家報廢更新補貼的基礎上,另外提供了置換更新補貼,以期進一步拉動汽車市場。
與此同時,今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也早于去年發布。5月15日,五部門也正式下發關于開展2024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并公布了第一批下鄉車型目錄,從政策端對車市形成了穩定支撐。
然而,即便如此,從數據上來看對市場的提振并不理想,尤其是五一節后終端人氣下滑明顯,其中燃油車和新能源熱度分化顯著。其中,燃油車價格的進一步下探,也意味著其終端銷售壓力非常大。
從終端市場了解到,5月以來燃油車降幅明顯,從A級市場到傳統豪華車,多款主力車型 促銷讓利都有擴大趨勢,B級車帕薩特降幅達到6萬元,雅閣降價5.1萬,軒逸讓利近3萬,朗逸降價3.8萬,速騰降3.6萬,豪華車市場的動作則更加猛烈,奧迪A6L最大讓利已經達到近15萬,奔馳C級讓利12萬多,寶馬3系讓利也達到了7萬之多,部分車型甚至有10萬的促銷。
可以看到,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新車的陸續上市以及整體上揚趨勢,燃油車的壓力越來越明顯了,即便是豪華車市場,也表現出了乏力之態。數據顯示,4月BBA仍然穩居豪華汽車品牌銷量榜的前三名。但相比于去年同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奔馳同比下降8.6%,奧迪同比下降9.3%,寶馬同比降幅更是高達13.3%。另外,今年1-4月的銷量數據顯示,除了奧迪,奔馳和寶馬同比也都是呈現下降趨勢的。新能源汽車的下壓,從燃油車各細分市場的表現來看,受影響程度都不小。
日前,新能源汽車品牌陸續發布了5月銷量情況,比亞迪成功收獲“紅五月”。5月公司實現新能源汽車銷量約33.18萬輛,同比增加38.13%。“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表現也可圈可點。理想5月交付35020輛汽車,同比增長23.8%,相較前幾個月有明顯回升;蔚來5月交付新車20544輛,同比增長233.8%,環比增長31.5%,創歷史新高;小鵬5月交付新車10146輛,同比增長35.2%,環比增長8%,今年以來首次單月交付量過萬。
剛上市不久的小米汽車交付量有所擴大。數據顯示,小米SU7車型5月交付量已達8646輛,較之4月的7058輛有所提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品牌銷量的陸續發布,再結合近期各項利好政策的支撐,流通協會預測,5月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達77萬輛左右,環比增長13.7%,同比增長32.7%。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上揚,對于5月車市構成有力支撐,但燃油車市場的表現不佳,對于市場整體回暖也產生了一定的抑制。
近期,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一期“汽車消費指數”:2024年5月份汽車消費指數為79.0,環比上月微降。5月份汽車市場銷量不及預期。
眼下,6月市場已經開啟,半年沖量季也近在眼前。但從目前市場走勢來看,6月市場壓力不小,雖然有端午假期及“6.18”等活動來積極促銷沖量,但6月的汽車市場消費者購買需求動力不足,天氣轉熱及農忙等因素或將抑制進店客流的提升。
5月市場表現不佳,加之6月半年沖量的推動,預計近期終端市場的價格仍有進一步下探的可能性,尤其是燃油車市場,即使其價格體系已經觸底,但為了保住市場份額,也不得不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