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到來不僅讓傳統汽車的動力形式發生了改變,同時還帶來了不少全新的配置和體驗,部分人在適應這些新配置時,也存在使用不當從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隱患,其中最受爭議的就是“單踏板模式”和智能駕駛輔助。
毫無疑問,將“單踏板模式”發揚光大的就是特斯拉,同時特斯拉也因為“單踏板模式”遭受到了很多爭議,前幾年鬧得最火的特斯拉剎車失靈問題,大多都是因為“單踏板模式”造成。那么,到底什么是“單踏板模式”呢?
“單踏板模式”是汽車進化的產物
說起汽車踏板的發展史,我們可以簡單地用“321”的發展模式來概括,其中的三踏板顧名思義就是有著三個踏板,分別為離合、剎車、油門,以前的手動擋就是采用的三踏板模式。而雙踏板模式就是自動擋誕生后,就取消了離合器踏板,轉而通過自動變速箱來實現換擋,但在制動方面依舊是由剎車踏板來完成。
最后就是“單踏板模式”,所謂的“單踏板模式”并不是在駕駛位上只配備了一個踏板,只是油門踏板有了減速的作用,當踩下油門時車輛會加速,而松開油門時車輛就會自動減速,該模式在特斯拉上發揚光大后,已經成為了當下新能源汽車的標配,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動能回收模式。
為了增加續航里程,車企除了要控制能耗和增大電池容量外,動能回收的運用也能有效提升續航,一般認為,在車輛非緊急制動的普通制動場合,約1/5的能量可以通過制動來回收,而續航能力也直接決定了一臺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
另外,“單踏板模式”除了能夠進行回收電量,提高車輛的續航能力之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減少車輛制動磨損以及降低駕駛疲勞,畢竟在“單踏板模式”的加持下,制動踏板使用的頻率會變得更低,因此剎車制動系統的零部件部件壽命也會無形之中增長。
不過,長時間使用“單踏板模式”不僅會影響乘車體驗,還會讓駕駛員形成肌肉記憶,從而忽視了剎車踏板的存在,安全隱患也就由此產生。很多新能源汽車被指控剎車失靈問題時,部分原因并非剎車失靈,而是駕駛員誤將“單踏板模式”當作剎車來制動,從而造成事故。
“單踏板模式”或將被禁,特斯拉將是最大受害者?
隨著因為“單踏板模式”造成的交通事故越來越多,對于“單踏板模式”的爭議也在不斷增多,甚至還出現了“禁止單踏板模式”的聲音。
前段時間,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發布公告,就《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等五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乘用車制動系統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對裝備電力再生式制動系統的車輛的附加要求增加如下條款:對于A型及同時具有A型和B型電力再生制動系統的車輛,在前進擋下通過松開加速踏板實現的制動作用不能使車輛減速至停車。
其中,“A型電力再生式制動系統”就是“單踏板模式”,雖然這次只是在向外界征求意見,并非是完全禁用“單踏板模式”,但也不難看出,因“單踏板模式”引發的事故已經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未來“單踏板模式”或將迎來重大變革。
作為將“單踏板模式”發揚光大的始作俑者,特斯拉也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回應,表示由于相關標準尚未正式發布和實施,目前不影響現有的產品和功能。其實,不僅僅是特斯拉,如果“單踏板模式”遭禁用,市面上所有新能源汽車都將受到很大影響。
從外界對“單踏板模式”的態度來看,完全是處于兩種極端,支持者認為應該禁止動能回收直接剎停,有助于增強交通安全;反對者則認為動能回收直接剎停有可取之處,直接禁止會削弱電動車的技術優勢和用戶體驗。
寫在最后:
客觀來講,“單踏板模式”是新能源汽車無法避開的選擇,直接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對其禁用,顯然有點不切實際,如何平衡“單踏板模式”帶來的制動效果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目前,很多新能源汽車都對動能回收進行了分檔處理,駕駛員可通過自己的駕駛習慣來調節動能回收力度,但把“單踏板模式”當剎車來用的駕駛員也不是少數。你們認為“單踏板模式”該不該禁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