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日產Ariya87kWh2WD
我們測試的日產Ariya是帶有大電池的兩輪驅動版本
經過數月的等待,日產Ariya于2022年初在歐洲上市,我們在希臘也看到了它的身影。
很長一段時間后,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面前有一款來自日產的真正新產品。日產Ariya的命運受到了疫情和隨后的微芯片短缺的不利影響,該車計劃于2021年秋季在歐洲上市。
事實證明,日產Ariya不僅僅是一個效率怪物。也是一款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座艙氛圍和舒適的五人起居室的C-SUV
Ariya擁有經典的比例和不乏個性的空氣動力學輪廓。然而,風阻系數Cd為0.28,屬于平均水平。
然而,在舊大陸的這六個多月的延遲,給了日產更多的時間來提高競爭力。當然,他一點也不活躍。特斯拉ModelY、大眾ID.4、斯柯達Enyaq……所有電動汽車愛好者都在竭盡全力地爭奪電動汽車市場的最佳席位,Ariya同樣也想分一杯羹。日產汽車甚至渴望復制Leaf的成功。
日產Ariya車長為4.6m,屬于C-SUV類別,其他尺寸為寬1.85、高1.66m。然而,最重要的是2.78m的寬大軸距,保證了車內充足的空間。
由于采用日產車型特有的純黑色V形格柵,Ariya看起來相當笨重。然而,它的線條流暢,配有非常精細的燈和集成轉向燈的燈爪。
我們從希臘經銷店拿到了可能是續航里程最長的Ariya。兩輪車配備242PS電機和87kWh大型電池。我們希望如此,因為這輛車是最近的DRIVEAway版希臘游記的主角之一。正如預期的那樣,我們面對的是一輛旅行SUV,它也不是柏油路上的芭蕾舞演員,因為它的重量超過2.1噸。對它有影響嗎?我們稍后會看到...
日產Ariya具有獨特的造型和流暢的線條,有利于空氣動力學性能。然而,日產宣布的Cd0.29并沒有在該領域獲得桂冠。向前淡出到等效的Enyaq,例如(0.25)或ModelY(0.23)。
黑漆面具對Ariya的未來主義設計貢獻最大。但它很容易臟,而且臟得很多。
另一方面,在美學領域有幾個有趣的小細節。例如,乍一看看起來光滑且深色的面膜。但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象征著久美子(Kumiko)的小設計,久美子是一種日本不用釘子組裝木制元件的技術。我們沒有收到上標,百科全書式的知識也沒有給我們帶來如此深入的符號學分析。只是日產使用了各種日語術語來描述內部(和外部)概念。“Ma”代表空間,“Kumiko”代表我們預測的燈光藝術,“Iki”代表優雅的現代......
觀察車身上的面板和其他元件,您會發現差異。正面的接縫沒有任何缺陷,但背面的結果不太正確。間隙不均勻的地方。你必須是一個有點虱子才能注意到這一點,但畢竟這是我們的工作。
在駕駛室里,你不能責怪日產汽車缺乏創意。Ariya幾乎沒有像競爭對手那樣做。盡管它打著審美樸素的牌,但它顯然比大眾ID.4或ID.5的寺院內飾要好得多。
您在日產Ariya車內的舒適感也屬于不同的范圍。首先,不錯,對于電動SUV來說不算高,但有足夠的活動空間。
外觀和材料令人賞心悅目,儀表板中間的原始木板也是如此。另一方面,它所采用的技術并沒有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路線規劃器和圖形有點過時。
就材料和飾面而言,蝠鲼有好有壞。您眼前的材料,尤其是儀表板上部的材料,可以接受“高級”規格,并上升到該類別的高度。下部的其余部分是平均水平,無論如何對于我們手中的EvolvePlus版本的汽車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售價為65,900歐元。
但公平地說,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并不是日產獨有的特征。對于許多制造商來說,這是一種糟糕的常見做法,包括所謂的高端制造商,他們已經接受了amane的高度。為我們服務的地方對于他們要求的錢來說是不可接受的。制造商先生們,關于回收材料的借口就是一個笑話!
Ariya內飾的獨特之處在于觸覺反饋控制裝置,這些控制裝置既不是實際的按鈕,也不是實際的數字控制裝置。當您控制空調或電子踏板(中央控制臺)的操作時,按下會以振動響應您的“木頭”,它會讓您感到害怕。
橫跨儀表板的人造木在視覺上看起來很“木質”,但摸起來卻不太“木質”。我們提到后者,因為用戶必須觸摸它,因為日產在其上集成了觸覺控制裝置。從美學角度來看,這是一個美麗的構圖,將空調的快捷“按鈕”集成到“木質”表面中。然而,它們的觸覺反饋因過度振動而有點令人不快。
在存儲方面,日產Ariya也會在良好和較差的自我之間交替。在中間,駕駛員和乘客之間沒有分隔物,地板完全平坦。
EvolvePlus系列的頂級配備非常豐富:加熱通風真皮座椅、全景天窗……Ariya的氛圍近乎高級。
只有中控臺是整個裝置的亮點,它由一個浮動電動中控臺(Evolve及以上版本)組成,可電動滑動約15厘米。原型!而且沒有必要,因為它只是為了展示而存在:從一端到另一端幾乎有10英寸...通過將其一路向后滑動,中間的乘客需要張開雙腿...另外,整個艦隊支持它的機械和電子設備達到了中控臺內的存儲深度。
此時,請注意前門上的扶手高于控制臺扶手。高度差讓駕駛員感到困惑,他們會在下半圈休息并抓住方向盤。另外,中控臺的扶手較短。將其向后滑動即可露出電動儲物柜的觸摸、電子踏板和肘部操作控件(見下文)。這里的表面也是與儀表板相同的仿木制品。
地板控制臺可電動滑動15厘米。它還集成了智能手機感應充電器、自動變速桿、駕駛設置、電子踏板以及儀表板中央用于打開和關閉抽屜的按鈕。
Ariya有一個非常小的手套箱,但通過第二個存儲空間(抽屜)彌補了這一不足,抽屜位于儀表板中央的旁邊。這可以通過位于中控臺上的兩個觸覺控制裝置以電動方式打開。抽屜,可讓您將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放置在那里。
然而,我們認為電動開啟的選擇很復雜,特別是因為它看起來不是特別堅固,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正確操作值得懷疑。
與小型乘客手套箱配套的中央抽屜可電動打開和關閉。作為空間非常實用,無需電氣操作。
在后部,CMF-EV平臺擁有寬敞的軸距,提供充足的腿部空間。即使是中間的乘客也能坐得很好,舒適度也可以接受。在該類別中不常見的東西。
唯一的缺點是座位較短,不能完全支撐大腿。另請注意,分體式靠背(60:40)不可調節傾斜度,且座椅不可滑動。
平坦的地板、充足的腿部空間和柔軟的座椅歡迎后排乘客。座椅靠背未傾斜。
后備箱的容量也不錯,足以滿足家庭需求。日產宣布推出這款468升5座配置的兩輪驅動版本。
大眾ID.4的排量為543升,斯柯達Enyaq585升的排量為該領域領先競爭的數量級。
后備箱容積為468升,雙層地板,容量處于市場平均水平,但仍足以滿足一家4口的需求。
另一方面,它的實用維度是好的。通過標準電動大門(免提且帶有運動傳感器)輕松進入,采用方形結構,可拆卸雙層地板使裝載變得更容易-在較低位置,裝載閾值非常高。請注意,沒有后備箱-電機處于經典位置,位于引擎蓋下的發動機室中。
在綜合技術方面,日產Ariya是電動C-SUV級別的好學生之一。它們的主要視覺/功能部分由兩個對角線為12.3英寸的疊加屏幕支持,一個用于控制儀表,另一個用于信息娛樂系統。還有一個制作精良的平視顯示器。
該多媒體系統并不是市場上最高效的系統,但它具有很大的潛力。十揚聲器Bose音頻系統也是AriyaEvolve和EvolvePlus的標準配置!
現代電動汽車的可用功能大多都在那里加載。我們的抱怨是圖形質量不適合2022年的汽車。
否則,您會發現中控臺扶手下方有感應式智能手機充電口,兩個端口(一個USB-A和一個USB-C)位于中控臺本身的底部,奇怪的是,位置錯位了:您需要成為一名魔術師才能連接電纜。另外還有兩個USB-C端口可供后排乘客使用。
八邊形的方向盤和儀表盤被兩個12.3英寸的數字屏幕覆蓋。它們看起來有點像寶馬的弧形顯示屏,只是在這里,“曲線”在兩個屏幕之間發揮作用。
Ariya有一個路線規劃器,可以實時考慮交通、路況、充電站可用性和電池充電水平等各種因素來計算最佳路線。NissanConnect服務應用程序允許您遠程鎖定/解鎖車門。當與AmazonAlexa配合使用時,這些系統可以協同工作。還提供無線AppleCarPlay,以及有線AndroidAuto。
盡管沒有受控懸架,但從上路的第一米開始,日產Ariya就必須表現出令人贊嘆的舒適性,考慮到其尺寸,該車在城市中表現得非常敏捷。
采用空氣動力學設計的20輻車輪是Evolve和EvolvePlus裝飾級別的標準配置。
加快步伐,你會發現身體動作得到了很好的控制。Ariya的轉向是直接的,懸架相對干燥且堅硬,以控制Ariya的重量。但事實證明,日產非常聰明,在20英寸輪圈周圍給予了足夠的厚顏無恥(11.5分)。與“零重力座椅”相結合,您將獲得舒適性與動感之間的良好平衡。不可避免地,由于重量的原因,當你推動時,汽車在拐角處會稍微傾斜一些,慣性(同樣是由于重量)限制了運動駕駛。但另一方面,您可以為所有乘客提供更舒適的汽車。
旨在限制打滑并保護前軸的電動機扭矩管理有點過度。尤其是在濕滑的路面上。最后,通過即時傳遞的最大扭矩限制了電氣的樂趣……
Ariya通過無噪音運行的懸架提供了令人感興趣的舒適度。后者有效地控制了我們駕駛的2.1噸以上的汽車。不屬于運動型,但提供中性且令人放心的抓地力。
盡管存在這種滯后,但電動機給出的推力仍然是滿的。換句話說,日產Ariya加速很快,但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報復性為在看臺和外圍道路上的超車提供了解決方案。如果你想用數字來表達的話,它說0-100公里/小時的沖刺時間為7.6秒,最高時速限制為160公里/小時——這個速度很快。
在開闊的道路和國道上,隔音效果綽綽有余。細心的評論者會注意到的只是比人們對課堂上滾動噪音的預期要多一點。超過120度時,擋風玻璃中央會發出嘯叫聲。最后,制動踏板具有自然阻力,精心設計的控制裝置可以本能地使用,駕駛輔助裝置工作平穩。
不幸的是,日產沒有配備出色的電子踏板系統,該系統可以讓您在不踩剎車的情況下將汽車制動至靜止狀態。e-Pedal被e-PedalStep系統取代。增強型再生制動系統,運行良好。但真正令人遺憾的是,低于15公里/小時時,汽車會滑行,需要您踩剎車才能完全停止。評估一下,在城市中,e-PedalStep被證明非常實用,在動態駕駛中則不太實用,但無論如何你都可以將其關閉。
ADAS方面,Ariya配備了帶有NaviLink的ProPILOT,這是日產歐洲最新版本的駕駛員輔助系統。Ariya標配NissanSafetyShield,配備360°攝像頭、帶行人、騎車人和十字路口檢測的緊急制動、預測性前方碰撞警告和車道偏離警告。
從側面看,日產Ariya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略微傾斜的車頂,側面水晶表面的鎳邊框想讓它看起來更加強烈。它的末端有一個大的黑色遮陽板,部分覆蓋后門玻璃。
Ariya在希臘有兩種電池可供選擇:一種的有用能量為63kWh,另一種為87kWh。我們自己的;這是第二輛,與最強大的兩輪汽車(242馬力)結合在一起。那么,讓我們看看我們手上燃燒的是什么。
87kWhAriya擁有市場上最大的電池之一,這款豐富的EvolvePlus版本的WLTP續航里程為525公里。標配7.4kW交流充電器(可選22kW),BMS允許高達130kW的直流充電功率,其現場性能略高于平均水平。在手表上,使用直流電充電20%-80%的電量需要30分鐘,使用標準充電器的11件裝Wallbox需要14小時……或者使用額外的內置充電器,使用22件裝Wallbox需要5小時。
Ariya配備標準7.4kW內部交流充電器,不太適合家庭充電。當然,也有可能增加到22kW。直流快充最大功率為130kW。平均的。
在沒有城市高速公路的城市中,我們的耗電量達到了14.1kWh,相當于行駛了近620公里!因此,對于我的數據來說,這意味著我每天要行駛40公里回到工作崗位,并在剩下的通勤時間里再行駛20公里(我沒有這樣做),每十天充電一次!
在城市和城市高速公路的情況下,消耗量上升至15.6kWh,續航里程達到557公里。而在法定時速可達130公里/小時的國道上,Ariya以130公里/小時等速行駛,每百公里燃燒19.8-25.5千瓦時。這意味著標稱續航里程為440公里,保留20%后變為350公里。
具有242匹馬力和300牛米扭矩的電動機足以滿足我們測試的Ariya的任務,每匹馬力為8.8公斤,最重要的是具有即時傳遞的扭矩。
根據DRIVE協議(70%城市,30%全國),平均功耗為16.9kWh,續航里程為515公里。嗯嗯!比日產的WLTP聲稱更好!另請注意,基本版本中存在熱泵,這將允許在冬季非常寒冷的天氣下過度減少范圍。還應該提到的是,Ariya令人驚訝地不具備V2L能力,更不用說V2H和V2G了。最后假設電池的保修期為八年或16萬公里。
配備87kWh大電池的242PSNissan兩輪驅動版起價為58,900歐元。這意味著有了補貼,它就會下降到49,900歐元。在這個價格上,基礎Advance版本包含了該車型的所有安全和ADAS系統,正如我們上面提到的。
StandardProPilot可以管理車道居中,在接近彎道和環島時減慢Ariya的速度,根據交通狀況(包括交通擁堵)自動調整速度,并在緊急情況下自動停車。
其余配置包括前后雨量傳感器、燈光傳感器、停車傳感器、加熱真皮方向盤、雙區氣候控制、加熱電動調節前排座椅、六揚聲器音響系統、全景攝像頭(AVM)與移動物體檢測(MOD)、有色窗戶和19英寸鋁制輪圈。
我們測試的價值65,900歐元的EvolvePlus版本還包括安全防護罩、智能后視鏡、全自動停車和自適應光束頭燈。此外,中控臺和方向盤都是電動調節的,音響系統是BOSE的,有10個揚聲器,座椅也有通風,并覆蓋有藍色Nappa,有一個電動打開的全景天窗,輪圈最大可達20英寸,255/45輪胎。
總而言之,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一輛被證明是效率怪物的C-SUV。我們還擁有一輛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機艙氛圍和可容納五人的舒適起居室的汽車。等式中唯一真正的事后想法是沒有后備箱幫助的樸素后備箱。
因此,我們相信日產重返主流電動汽車領域的極其艱巨的使命將取得成功,他們是最早相信Leaf的公司之一。尤其是我們正在測試的大電池兩輪驅動版本,其廣泛的使用范圍滿足了對該級別汽車的期望。
日產Ariya87kWh2WD憑借破紀錄的油耗、良好的道路禮儀和可觀的空間,具備在長途電動汽車市場上脫穎而出的堅實價值。
價格58,900歐元起,無補貼(預付)
規格
技術ΒEV,現代永磁前置電動機242PS和300Nm,91kWh鋰離子電池(87kWh有用),前輪驅動,單速變速箱
表現242馬力,300牛米
方面4,595x1,850x1,660毫米
行李艙468-1,350公升
重量2,119公斤
0-100公里/小時7.6秒
最高時速160公里/小時
平均消費*16.9千瓦時/100公里
續航*515公里
充電-內部充電器7.4/22kW
直流150千瓦,10%-80%35分鐘
直流100千瓦,10%-80%45分鐘
直流50千瓦,10%-80%1.5小時
交流11千瓦,0%-100%14/9.5小時
交流22千瓦,0%-100%14/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