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公司調查的數據顯示,46%的北美EV車主在更換車輛時很有可能重新選擇內燃機。這些統計數據是3萬多名調查參與者在每兩年舉行一次的麥肯錫研究問卷200個問題中回答的內容。在占全球EV銷量80%的15個國家進行了調查。
調查數據顯示,全球29%的電動汽車車主表示“將選擇內燃機作為下一輛車”。做出這一決定的根本原因是EV充電站管理不善和車輛價格高。到目前為止,也有很多理由認為電動汽車不適合長途行駛。
僅從北美來看,目前46%的電動汽車車主們表示有意改用油車。他們提到:“受美國能源機構主導的EV基礎設施擴大緩慢的影響。”此外,據調查,只有9%的調查參與者對自己居住地區的充電設施表示滿意。
此外,在不擁有純電動汽車的人中,21%的人表示“以后也不想購買純電動汽車”。此外,消費者希望的新型純電動汽車最小行駛距離期待也有提高。從2022年的435公里增加到2024年的469公里。
麥肯錫未來汽車產業中心總監菲利普·坎普肖夫博士分析說:“新一代電動汽車購買者將比現在更加依賴公共充電設施,電動汽車銷售情況將惡化。”
但是回答“下次開車購買純電”的人比2年前的調查結果增加了1個百分點,達到38%,對EV有吸引力的消費者也很多。這不僅包括純EV,還包括內燃機衍生型PHEV車型。
最近在北美,PHEV的需求比EV大幅增加,迎來了PHEV的全盛期。其實中國的情況也沒有什么不同,比亞迪秦L上市之后有多么火爆就知道了。隨著電動汽車補貼減少的緩解,電動汽車或許很難再次活躍起來,但充電設施的不足和電車管理經常被提及為難以解決的問題。
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中國的充電設施已經是全球最完善的了。這也是中國電動車能快速普及的基礎。但是公共充電器故障閑置的情況依然很多,也有不少電車充電樁被油車占用的情況。如果充電樁的管理問題得不到改善,將對電動汽車的普及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