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汽集團與大眾汽車集團在上海隆重簽署延長合資協議,將上汽大眾的合資期限延長至2040年,標志著雙方長期合作伙伴關系的進一步深化,也預示著中國汽車產業合資合作將邁入2.0全新階段。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和中德經濟合作的典范,上汽大眾自1984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簽署合資合營合同以來,便肩負著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歷史使命。40年來,在中德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飛躍,現代化的汽車工業體系也逐漸成型。此次雙方提前續約,不僅是對過去合作成果的充分認可,更體現了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大眾汽車集團負責中國區業務的管理董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大眾汽車集團與上汽集團是中國個人移動出行領域的開拓者。40年前,我們攜手建立了中國最早的汽車合資企業之一。如今,上汽大眾已贏得超過2800萬名用戶的信賴。此次合資合同續約,再次彰顯了這一合作關系的深遠意義,以及中國市場在大眾汽車集團全球戰略中的重要地位。我們將秉持‘在中國,為中國’的戰略,全方位加速上汽大眾的轉型步伐,計劃至2026年推出全新一代電動車型,實現經濟和技術層面的雙豐收。”

上汽集團董事長王曉秋同樣對這次續約充滿期待:“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四十年前,德國大眾獨具慧眼,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與上汽共同開創了中國汽車產業合資合作的先河。面對全球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中外雙方更應攜手共進,技術共創,加快凝聚創新力量,引領全球綠色發展。作為國內首家新能源汽車和海外銷量‘雙百萬’車企,上汽將持續發揮智電創新技術的領先優勢,與合作伙伴一起為上汽大眾持續技術賦能,共同開啟合資合作新階段,為我國汽車工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全球汽車工業轉型升級積極貢獻創新力量。”
在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股東雙方將融合各自優勢資源,支持上汽大眾基于中國市場開發多款全新車型,包括純電、插電混動等,持續打造更懂中國市場的好產品。到2030年,上汽大眾將推出18款新車型,其中15款將專為中國市場開發。在燃油車賽道,上汽大眾聚焦油車智能化,推出了一系列“最聰明的油車”,在用戶中贏得了廣泛好評。在新能源領域,上汽大眾ID.家族憑借卓越品質和智能化創新配置,在合資純電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未來還將繼續擴大產品攻勢。

同時,基于合資企業全新的發展戰略和產品結構,股東雙方也在加快對上汽大眾產能布局的整體研判、調整升級。安亭生產基地作為上汽大眾的發源地和核心生產基地,正在加速向電動化生產中心、研發創新中心、智能制造中心轉型。其他區域也在根據市場變化和新的生產需求進行調整,以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強化區域間的經濟共融,加強零部件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節能降碳已成為企業的核心戰略之一。上汽大眾作為中國汽車行業的領軍企業,始終將綠色發展和節能減碳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技術創新推動智能化科技應用,上汽大眾持續建設“環境零影響工廠”,并致力于實現2030年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8年減少25%的目標。

自改革開放以來,外資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以上汽大眾為代表的合資模式,不僅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還帶動了整個產業鏈的技術升級和產業升級。從1984年上汽大眾合資公司的成立,到桑塔納轎車的國產化率不斷提高,再到如今智能化、電動化車型的不斷推出,上汽大眾始終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推手。
成立40年以來,上汽大眾在股東雙方的支持下,始終堅持德系品質基因,積極融合中國創新技術,持續為中國消費者打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隨著中國政府持續出臺一系列有力政策,支持鼓勵外資、合資經濟發展,上汽大眾等合資企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我國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球汽車產業加速轉型的新時期,此次續約不僅開啟了上汽大眾高質量發展的新里程,更將譜寫中外汽車產業合作共贏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