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汽車設計是從外觀到內飾,再到用戶體驗逐步推進,但新汽車設計則以內向外的體驗前置方式開發,這體現了長安汽車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的理念。
2024年12月12日,在第二屆中國汽車設計與CMF大會上,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設計中心CMF負責人張琳提到,團隊主要通過搭建產品臺架、情景表演等親身體驗場景,獲取解決方案并進行創新設計。
張琳表示,長安汽車擁有全球化的團隊和創新的流程,以打造未來的全球化產品。同時,CMF感知五感將成為連接品牌與用戶的全方位通道,這對于未來至關重要。此外,也可以嘗試在組織層面進行創新的變革,長安汽車是一片孕育創新的沃土,希望長安設計,以及所有中國設計力量,能夠勇敢地闖蕩全球市場。

張琳 | 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全球設計中心CMF負責人
以下為演講內容整理:
全球化作為一個品牌或公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不僅象征著企業實力的壯大,也反映了細分市場的深刻變化。在此背景下,企業往往通過“出海”探索新的發展機遇,長安汽車的全球化戰略為“海納百川”。
如果要著手推進全球化,我們必須擁有一支具備全球視野的團隊。長安汽車在全球四個國家設立了設計中心,涵蓋意大利、中國、日本及德國。目前,團隊中匯聚了來自31個國家的約900名設計師。

圖源:演講嘉賓素材
我們的CMF設計師團隊約有六十幾名成員,為眾多品牌提供專業服務。在構建如此多元化的團隊之后,我們致力于探索如何充分發揮每位成員的價值,不斷尋求超越傳統設計流程和方式的新路徑。與那些擁有明確分工和工作邊界的百年老企不同,我們追求的是一種能夠充分展現全員熱情與創造力的設計流程。
在長安啟源E07這款產品的開發中,我們首次嘗試以用戶和體驗為核心的設計方法。在產品定義尚未明確之際,我們便將國內外設計師以及產品策劃、品牌工程開發、品牌團隊等兄弟部門的成員納入開發團隊。我們直接與用戶進行互動,共同參與創作過程。設計師們提煉出用戶的主要使用場景,并以此指導設計和功能開發。在取得階段性成果后,我們還會與用戶進行第二輪、第三輪的共同創作。
在這一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開發模式下,我們成功推出了長安全球首款可變車身新概念汽車——長安啟源E07。在此過程中,CMF不再僅僅基于趨勢進行默默的設計,而是將功能、審美與情感作為思考的核心維度。
在打造長安啟源E07時,我們面臨了一個特別的新挑戰:該車采用了一室一廳一露臺的設計理念,其內部材料需同時滿足戶外與室內使用需求。對此,我們在新材料開發上進行了大量探索。
此外,在與用戶共創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光已成為用戶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于是,我們將光作為內飾設計的重要元素,將家居設計中光的理念融入其中,如腳燈、壁燈、基礎燈光線性光帶以及反射型燈光等,均巧妙融入內飾設計中。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汽車世界中的新物種。通過設計,我們致力于向用戶展現完美的專注,并通過設計提升車與環境、車與人之間的交互豐富度及場景沉浸感。
如果說人才與流程構成了我們工作的基石,那么接下來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便是:如何讓我們的品牌超越標志本身,成為一個具有深刻內涵的全球品牌。鑒于CMF是品牌最顯性的要素之一,我們如何確保全球用戶都能精準感知到品牌所傳遞的核心價值,這已成為當前的重要課題。長安當前的品牌矩陣正面臨新的挑戰,即需通過多樣化的設計來明確各品牌間的差異,并精準傳達其獨特價值。
長安引力
長安引力的核心在于為用戶提供品質卓越的出行體驗,成為用戶安心且可靠的伙伴。在與引力用戶的交流中,我們發現他們對車輛外飾顏色的需求并不追求過度的多樣性。在進行外飾色彩設計時,我們審慎地參考了銷售數據作為設計推進的依據。研究結果顯示,這部分用戶更傾向于選擇彰顯品質感的顏色,而非過于跳脫的色調。
在進行引力外飾顏色設計時,每一款都經過嚴格考驗、體現高品質且廣受用戶喜愛的顏色。在打造第四代CS75PLUS內飾時,CMF設計的一個核心詞匯是越級感,這是我們從用戶價值觀中提煉出的關鍵要素。為了營造越級感,我們首先確保了軟包區域的廣泛覆蓋,達到了78%的高比例。同時,我們巧妙地運用了深色觸感木紋、飽滿的軟包皮質、精致的絎縫工藝以及霧面啞光的麂皮手感材質,這些元素的融合使得內飾呈現出一種非凡的精致感。這些材質與色彩的選擇不僅易于用戶接受,而且能夠直觀地傳達產品的價值所在。
對于引力的用戶,我們采用的設計語言直接且易于理解。此外,考慮到引力在中東及獨聯體國家擁有良好的市場基礎,我們在設計過程中也同步考慮了不同區域對內外飾顏色的偏好與需求。
長安啟源
啟源的logo由0與1組合而成,這兩個數字在數字世界中具備生成萬物的能力,同時它們也象征著東方哲學中的方與圓,是東方特有的語言。在啟源面世之際,我們同步推出了全新的扶光設計美學理念,該理念根植于東方,源于自然,彰顯了我們帶領用戶邁向美好生活的堅定信念。
啟源A07是我們基于扶光美學理念設計的首款車型。遵循源于東方情感與自然的設計哲學,我們在色彩與CMF的設計上,緊密圍繞品牌關鍵詞與設計關鍵詞展開,精心打造了遠山紫、修竹青、雪峰白、蒼穹灰、淡云灰、赤緹紅、薄霧綠以及扶光金一系列富含東方美學韻味且取材于自然的顏色。特別是扶光金,它寓意著日出時分,東山之光映照水面所呈現的波光粼粼、溫暖人心的景象,與我們的扶光美學理念相得益彰。

圖源:演講嘉賓素材
除了專注于產品設計之外,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將CMF與品牌更緊密地融合。啟源A07的設計發布活動在杭州良渚藝術博物館舉行。以下展示的是活動現場的圖片,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會場入口處的設計便營造出一種溫潤而美好的氛圍。

圖源:演講嘉賓素材
在現場,我們不僅讓產品成為媒體朋友和用戶可以直接感知的實體,無論是視覺上的所見、觸覺上的所觸,還是嗅覺上的所聞、聽覺上的所聽以及思維上的所想,我們還巧妙地將CMF的整體設計以及五感設計融入了一場沉浸式的互動藝術展中。如此一來,當所有人踏入這個空間時,便能立即沉浸在由色彩、香氛與聲音共同編織的全方位體驗之中。我們運用了現代媒體藝術形式,將色彩與數字化的花朵以獨特的方式呈現,使觀眾能夠近距離地感受與觸摸。
深藍汽車
深藍品牌象征著年輕科技群體的探索精神與對新鮮事物的不懈追求,它構建了一個將自然、科技與人文美學和諧共融的共生美學世界。深藍S05是為勇于嘗試新事物、渴望情感互動,并將個性彰顯視為首要追求的年輕消費者量身打造的車型。
關于該車型的內飾色彩設計,鑒于其將在全球多個地區進行銷售,我們必須綜合考慮不同地區對于色彩與材質的多樣化需求。在此過程中,我們面臨著一個持續探索的課題——共性與差異性的平衡。在設計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人的基本審美需求往往具有普遍性,構成共性基礎;而地域差異與文化特色則帶來了個性化的需求,這需要我們在設計中予以充分尊重,并通過差異化設計策略來體現,以確保我們的產品能夠順利融入當地的文化氛圍與市場環境。對此,我們為深藍S05設計了三款內飾顏色:熱浪橙、星巖灰、霧光藍。
前面提到了用全球化的團隊和創新的流程完成設計,以及CMF是品牌表達的十分明顯的元素。除此之外,在全球化與電動化背景下,歷史悠久的CMF專業,是否正書寫著新的篇章?;仡機MF的發展歷程,它與汽車設計同步演進。在2008年之前,中國地區尚未有這一專業術語的具體稱呼,彼時它尚處于萌芽階段,或是由其他設計師兼任。
2008年至2013年,中國合資企業團隊的主要工作是進行本地化適應,即將國外設計引入中國并實現量產。與此同時,少數自主品牌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CMF設計團隊,工作內容主要聚焦于顏色和材質的選擇與應用。
2013年至2018年,眾多國外合資品牌紛紛在中國設立小型設計團隊,并配備CMF設計師。與此同時,中國自主品牌也在海外設立設計中心,形成了從外到內、從內到外的雙向交流格局。CMF在這一時期開始形成自己的專業流程和團隊分工,工作內容也得以拓展,涵蓋了顏色、材質、工藝以及圖案等多個方面。
2018年至2023年是一個爆發式增長的時期,除了電動車市場的蓬勃發展,多品牌策略也成為行業趨勢。CMF團隊在能力、認知思維模式以及團隊架構等方面都經歷了與設計領域相似的爆發式增長。
在此背景下,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產品設計理念日益凸顯,CMF設計因此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即在原有設計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思考如何成為用戶情感的寄托與共鳴點。為此,CMF設計融入了感知與情感兩個新維度,未來有望成為連接用戶與品牌的全方位通道。人類通過五感體驗世界,而CMF設計的價值與范疇也恰在于此,它能夠觸及并影響用戶的感知與情感。
2023年,長安汽車進行了組織創新。CMF作為多學科融合的交匯點,需要和學習的東西更多了。長安汽車以品牌為引領,用戶為核心,數字化為手段,將CMF設計作為產品設計的交付物,并以產品設計的思維作為頂層邏輯,重構了CMF團隊,將其轉變為感知設計團隊。在這個團隊中,我們設立了多個融合創新的專業領域,不僅關注色彩與材質,還涉足嗅覺體驗、燈光設計、聲音設計、動態設計等多個方面。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企業在設計與市場兩個層面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那么感知設計專業便是駕乘體驗領域的一次重要突破。在我看來,未來的內飾設計必然是駕乘體驗與智能座艙的深度融合,這是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歐洲與美國的設計邏輯往往側重于駕駛體驗,而中國則有著自己的特色,更強調駕乘體驗,關注車內每位乘客的舒適度以及整體空間的設計。我堅信,這股注重駕乘體驗的風潮終將席卷全球,因為一旦體驗過,便難以割舍。
這也是我們感知設計團隊成立的重要背景。在深藍SL03項目中,我們嘗試了新的團隊工作模式,將內飾與外飾視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我們不僅為其賦予了時尚科技的色彩,還首次精心設計了燈光與五感聯動模式的融合,實現了香氛與色彩在視覺與嗅覺上的全方位交融。我們不僅致力于座艙內的全方位融合,還將屏幕內容延伸至屏幕之外,當你進入特定的駕駛模式或沉浸空間時,會發現這里的每一部分都緊密相連,共同為你提供一個高度統一、充滿品牌特色與設計美學的內飾空間體驗。
我們進行了大量的交互、聲音設計與動態設計的探索,融合了諸多影視制作的手法。我們的團隊構成多元,除了聲音設計師外,還包括創意導演和VR視覺創意人員,他們就像一片設計創新的沃土。這片沃土看似只是設計領域的榮譽象征,但實則預示著未來自動駕駛時代到來時,隨著年輕人對生活品質追求的提升,它將成為車內設計的核心亮點。
我們的聲音設計師原創了一段音頻,旨在通過聲音展現宇宙的遼闊,正如深藍的logo一般,仿佛遠處星星點點、燈塔般的閃耀。這不僅是品牌對用戶的一份深情告白,更是通過聲音這一媒介,讓我們的年輕用戶,尤其是那些熟悉數字化、智能化的用戶,能夠輕易地理解并感受到我們想要傳達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