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理想L9車主遭遇了驚險一幕:車輛在行駛途中,中控屏幕突然黑屏,車輛停下,車門及車內所有按鈕均無法使用。車主緊急聯系客服后,得到的答復竟是車輛正在進行OTA系統升級。這一解釋讓車主心有余悸,試想若此事發生在高速公路上,后果將不堪設想。
隨著電動汽車時代的到來,OTA升級已成為汽車行業的新常態。據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乘用車OTA功能裝配量已達到1108.3萬輛,同比增長37.9%。車企通過不斷的OTA升級,旨在提升車輛的智能化水平,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用車體驗。例如,鴻蒙智行旗下的問界車型近期就進行了一次重大OTA升級,新增了包括NCA環島通行功能在內的30多項重點功能。

然而,頻繁的OTA升級未必都是好事。今年上半年,74個品牌的350多款車型合計推送了290個版本的OTA升級。一些車主反映,由于車機系統升級次數過多,導致操作變得卡頓,體驗下降。這如同電腦系統升級后,若硬件未能跟上,便可能出現運行不暢的情況。

頻繁的OTA升級還可能意味著車輛在系統上存在難以修復的BUG。有車主的新車自動泊車功能出現問題,車企隨后對該車進行了6次大規模OTA升級,重點優化自動泊車、行車及導航地圖等功能。這反映出部分車企在急于推出新車型時,可能忽視了功能的完善性,而寄望于后期的OTA升級來解決問題。
在今年的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智能座艙專場中,艾拉比副總裁賀思聰指出,許多品牌在北京車展期間發布了OTA功能服務,以此向市場和消費者展示其車輛的無限軟件想象空間。然而,發布頻次并不代表質量,頻繁發布未必意味著每次升級都必要或有價值。
對于消費者而言,在購買車輛時,需要了解清楚所需功能是否需要通過后期OTA升級來實現,以及這些升級是否需要額外付費。數據顯示,今年10月,國內有21個品牌的61款車型推出了42個OTA版本,涵蓋多個領域,其中智能駕駛領域的OTA升級次數最多。雖然大多數汽車品牌對高階智駕功能的OTA升級是免費的,但仍有部分品牌如特斯拉,對部分功能的升級是收費的。

因此,消費者在購買車輛時,應根據自身需求,理性選擇是否需要這些可能通過OTA升級實現的功能,以避免不必要的花費和潛在的使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