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于10月16日-18日在上海市黃浦區世博園區召開。賽力斯集團副總裁康波出席并作交流發言。

康波在演講中指出,賽力斯將可持續發展植入企業基因,確立了2030年碳達峰、2045年生產運營碳中和的目標。通過技術創新,問界系列累計交付突破80萬輛,增程技術領先行業;在智能制造方面,超級工廠光伏發電1.9億度,減碳16萬噸;近日公司更獲得MSCI 3A級ESG評級認可。
他特別強調了賽力斯在綠色制造與生態協同方面的創新實踐。按照國家級綠色工廠標準建設的超級工廠,創新采用“光伏+造車”模式,屋頂光伏并網容量達173兆瓦,累計發電1.9億度,相當于減少碳排放16萬噸。通過全面引入AI檢測系統,實現關鍵工序100%自動化,顯著提升全產業鏈資源利用效率。在生態協同方面,公司打造了行業首創的零碳智慧物流港,通過無人駕駛電動重卡實現物流零排放,并創新“廠中廠”供應鏈模式,構建了“制造+供應鏈”全鏈條綠色布局,成為行業低碳運營標桿。
以下為演講全文:
康波: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現場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我是賽力斯康波,非常榮幸代表公司出席今天的活動,與各位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的綠色變革之路。
很高興利用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賽力斯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思考與探索。
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能源短缺等挑戰日益嚴峻,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同的選擇。新能源汽車作為產業鏈升級的重要方向,不僅承載著綠色發展的使命,更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我們認為,這場變革的核心動能正是電動化、智能化和循環化的深度融合和協同共振。作為一家以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的科技型企業,賽力斯自初創之日起,便將可持續發展植入企業基因。
今天我主要圍繞目標指引、技術創新、綠色制造以及生態協同四方面展開分享。
首先,我們以目標為指引,堅定走綠色發展道路。賽力斯確立了2030年碳達峰、2045年實現生產運營碳中和、全價值鏈近零排放的目標,把綠色理念融入到研產供銷服的每個環節。
同時,我們還建立了碳管理數字化平臺,精準追蹤產品碳足跡,成為國內首批具備碳足跡獨立核算能力的車企。2024年賽力斯單位碳排放強度同比下降了16.9%,我們承諾2030年產品碳強度將比2023年再降35%以上。
其次,以技術創新打造綠色產品。我們持續深耕智能和電動與增程技術,推動綠色低碳的新豪華汽車產品。通過賽力斯-華為聯合設計的問界系列產品,已成功推出M9、M8、M7、M5四款車型,累計交付量突破80萬輛,其中增程車型約占90%。增程式產品創新既推動了新能源汽車普及,也有效解決了用戶里程焦慮。
賽力斯最新一代增程器一升油可發電超過3.6度,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我們的增程技術不僅自用,還為行業賦能,目前已與25家企業達成合作。
第三,在智能制造方面,賽力斯致力于構建低碳根基。我們按照國家綠色工廠標準建設了賽力斯超級工廠,創新實踐“光伏+造車”模式,屋頂光伏并網容量已達173兆瓦,累計發電1.9億度,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6萬噸。
我們還全面引入AI檢測等智能化系統,實現關鍵工序百分之百自動化。通過嚴苛的質量標準體系,提升了產品可靠性,顯著提高了制造、服務及全產業鏈的資源利用效率。
最后,我們以生態協同拓展低碳路徑。賽力斯打造了行業首創的零碳智慧物流港,通過無人駕駛電動重卡實現物流配送零排放。同時在行業內率先建設“廠中廠”供應鏈模式,極大提升了上下游產業鏈協同效率。這種“制造+供應鏈”的全鏈條綠色布局,已成為汽車行業低碳運營的標桿。
可持續發展不是單打獨斗,而是生態共筑的系統工程。前不久,賽力斯舉辦了首屆可持續發展論壇暨綠色產業鏈戰略發布會,希望構建開放合作平臺,共同推動行業協調發展。
國際權威指數公司MSCI最新公布的ESG評級結果顯示,賽力斯獲得了最高的3A評級,這是對賽力斯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持續創新的高度認可。
賽力斯愿與所有合作伙伴凝聚綠色發展共識,探索協同創新路徑,深化全產業鏈協作,共同構建綠色低碳、智慧高效、共贏共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