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天蓋地的“漲”聲,讓本計劃“雙十一”購買硬盤的小伙伴表示看不懂了。不少人感嘆:硬盤這價格是真“瘋”了。據不可靠(夸張)消息,渠道方面6TB/8TB機械硬盤竟然已經開始按小時漲價。就這局面,今年“雙十一”還能升級硬盤嗎?一起來分析一下。
01
漲價幅度大,短期內降價概率不大
年初3000多的監控硬盤如今已經飆升到5000多,尤其是消費類6TB、8TB、12TB漲幅巨大,可以說2025年成了近十年漲幅最猛的一年。哪怕往年總不經意“停電”“失火”都沒有現在這瘋漲的程度嚇人。究其原因,重點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首先,生成式AI應用產生了大量的機械硬盤需求。據IDC調研,到2028年全球將產出394ZB的數據。AIGC領域的數據產出尤為突出,屆時,AI圖像和視頻生成將增長167倍。在AI數據無限循環中,每一節點都需要不同組合的存儲解決方案支持。從經濟規模上來說,機械硬盤采購成本比SSD低6倍以上,優化了AI的總體擁有成本,同時有比NAND行業高9倍的資本支出效率;硬盤每TB的運行功耗比SSD降低4倍,碳排放量降低10倍。如今人工智能公司對存儲的需求越來越大,云服務商也大量采購HDD,零售端的庫存都被擠占了,而這也是如今機械硬盤漲價“離譜”的原因之一。

其次,需求大幅增長,直接導致供應跟不上。近日閃迪公司宣布漲價,這已經是4月以來第2次調漲。閃迪表示受人工智能應用以及數據中心、客戶端和移動領域日益增長的存儲需求的推動,基于此,Sandisk決定對所有渠道和消費者客戶的產品價格調漲10%以上。Sandisk還表示,這些調整僅適用于新的報價和訂單,不適用于現有的承諾。未來將繼續定期進行價格評估,并可能在未來幾個季度進行其他調整。不僅如此,三星電子、美光等頭部廠商都在發力HBM創新技術量產體系,消費端生產線被擠壓,供需剪刀差更大。據報道,西部數據直接把產品交付周期延長到了52周以上,也就是一年后才能拿到貨。另外,據不可靠消息,渠道分銷商也開始壓貨囤貨了,消費端價格能不漲嗎?如此緊張的局勢下,“雙十一”降價的可能性也變小了。
再者,產品成本變高了。如今,因為國際局勢、關稅政策等等調整,稀土、鋁這些原材料價格飛升,存儲產品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提升,利潤空間被壓縮,廠商通過調漲銷售價格來盈利,漲價成必然。
到底目前的價格處于一個什么樣的狀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除了機械硬盤,固態硬盤的漲幅也不小。

從數據上看,不同容量的硬盤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尤其是9月下旬開始直接飆漲,給準備近期DIY或者升級的用戶打了個措手不及。據悉,更夸張的是,企業級12TB以上的漲幅已接近50%。但是從整體上來看,固態硬盤的價格變動幅度并沒有機械硬盤大,也并沒有HDD的影響范圍廣。
02
“雙十一”能買硬盤嗎?結合實際情況下手
有媒體報道稱,存儲芯片行業的超級周期來了。如今市場供需失衡、技術升級和市場預期調整等三個方面的因素同時出現,現貨與合約價格均大幅上漲。在技術層面,生成式AI推動HBM等高帶寬內存需求激增,產能向高附加值方向傾斜。市場預期上,周期上行信號明確(已持續約2個季度,預計持續4~6個季度),可見短期內價格下調的概率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購買機械硬盤或者固態硬盤的用戶需要謹慎選擇了。
剛需急用,建議買固態硬盤
如果確實急需硬盤升級或者是要裝新機,可以優先考慮固態硬盤,現在有不少型號的固態硬盤,尤其是大家關注較多的SSD可能因為商家庫存充足,并未出現較大的價格波動。如果確實有剛需,可以選擇2TB PCIe 5.0 SSD或者是4TB PCIe 4.0 SSD。今年的“雙十一”已經啟動,商家、平臺都會不定時發放優惠券以及秒殺價,沒準讓你蹲到一個歷史最低價。

閃迪SN8100 2TB SSD參考價格1799元(時刻在變,密切關注)

雷克沙ARES PRO 4TB SSD參考價格1999元(時刻在變,密切關注)
不少國產固態硬盤近來的價格都比較美麗,臨近“雙十一”,商家和平臺動作不斷,價格變動較為頻繁,保持密切關注,看準了果斷下手。
如果并沒有那么著急,編輯建議大家再忍忍,先將手里的存儲設備數據歸納一下將就用。同時時刻關注想要購買的產品價格,一旦發現降價到預期直接購買。
釋放自有硬盤空間,等待價格回落
就目前的漲價趨勢來看,短期內降價的可能性并不大,只有等到廠商產能上來了,市場供需逐漸平衡甚至供大于需的時候,才會逐漸回落。既然如此,我們不妨把釋放本地磁盤空間的辦法用起來,慢慢等待價格下降。
有很多人習慣在桌面存放很多東西,不用也不刪,大容量系統盤這時候多少有點凡爾賽了。如果你的C盤容量告急,一定不要忘記這個救急招數——釋放C盤空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