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2011-2025 看報紙 版權所有 京ICP備2012156892號
近日,廣汽集團與京東、寧德時代三方的跨界合作,在10月14日京東11.11驚喜開放日上正式揭曉。
一款預計定價10萬-12萬元的“國民好車”,試圖通過京東平臺獨家銷售、寧德時代巧克力換電技術支撐與廣汽整車制造的全新模式,重新定義新能源汽車從造到銷的整個流程。
圖片
圖源:京東微博
而這一合作案例引起廣泛關注,不僅是因為三家企業聲名在外,更在于其合作本身的示范意義:當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巨頭都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技術攻堅,更關注如何在開放協同中重新定位自身在產業生態中的角色,一場圍繞汽車全生命周期價值的生態競爭正拉開序幕。
01 廣汽的“反向合資”: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換生態”
在新能源汽車浪潮的沖擊下,傳統車企的銷售體系正面臨嚴峻考驗。
在過去,經銷商模式一直是主機廠在大規模鋪設銷售渠道時的首選路徑。通過讓經銷商自負盈虧,主機廠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前期資本投入,還能借助經銷商的本地資源實現市場的快速覆蓋。
不過,這是在汽車市場發展相對穩健的情況下。在當前中國汽車產業快速洗牌、車企之間競爭持續升級的大背景下,以直營模式為代表的新勢力品牌,通過價格透明、服務標準化、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等優勢,不僅對傳統車企形成了巨大沖擊,也讓經銷商的生存困境日益凸顯。
據蓋世汽車的《經銷商和直營模式生存現狀調查》數據顯示,有六成受訪者稱當前經營的4S店處于小幅虧損(-10%~0%)狀態,還有約一成經銷商虧損幅度超20%。而2024年,中升集團、永達汽車、正通汽車三家頭部經銷商的財報均顯示集團陷入盈利困境,凈利潤都大幅減少。曾經遍布全國的4S店網絡,在注重用戶體驗和高效服務的新時代顯得笨重且低效。
圖片
圖源:蓋世汽車
面對這場行業變局,廣汽集團很早就開始了渠道變革的探索。
2021年7月,廣汽埃安全球首家品牌直營體驗中心開業,開啟“直營 + 經銷”雙軌模式。據了解,該品牌獨立后創新布局了“線上 + 線下”“車城 + 商超”“經銷 + 直營”營銷服務生態體系,不再采用傳統授權分銷模式。
此后,廣汽也試圖“內外兼修”,嘗試從根本上提升渠道效率。例如從去年的“番禺行動”開始到目前為止,廣汽集團已經實行了“打造經營型總部”、“設立品牌營銷本部,實施自主品牌一體化運營”、“推進干部人事改革”等多項舉措。
不過,這些嘗試尚未帶來預期的成效。
據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廣汽集團合并口徑的總收入為426.11億元,同比下滑約7.88%;歸母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由2024年上半年的15.16億元、3.38億元降至-25.38億元、-29.45億元,由盈轉虧。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