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價跌破3900美元后的未來走勢,當前市場觀點認為短期承壓,但長期支撐邏輯仍在。下面我將從原因、走勢和投資策略三個方面為你梳理。
金價為何下跌
此次金價下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避險需求降溫:近期主要經濟體貿易緊張局勢有所緩和,市場避險情緒回落,資金從黃金轉向股票等風險資產。
· 技術性拋售與獲利了結:金價從10月初的約3600美元快速上漲至近4400美元,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當市場出現回調跡象時,部分投資者選擇獲利了結,引發了技術性拋售。
· 市場已提前消化美聯儲降息預期: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將降息,這一利好已被金價前期的上漲所透支。在決議公布前,市場態度趨于謹慎。
未來市場怎么看
對于金價未來的走向,市場存在一些分歧,但大體可以概括為:短期承壓,中長期仍有支撐。
· 短期走勢(未來數周至數月)
· 可能繼續探底:花旗集團將未來3個月的黃金目標價下調至3800美元/盎司。一些技術分析也指出,金價可能下探至3795-3830美元區域。
· 波動可能持續:有行業高管認為,此次回調是擠出市場"泡沫"的健康行為,甚至可能跌至3500-3700美元,為后續上漲奠定基礎。
· 中長期走勢(未來半年至一年)
· 機構仍看好長期價值:盡管短期看空,但多家機構認為黃金的長期配置邏輯并未改變。
· 具體目標價:瑞銀財富管理維持12個月目標價4200美元;渣打銀行將2026年均價預測上調至4488美元;匯豐銀行則看好至2026年,目標價看5000美元。
· 核心的長期支撐邏輯
1. 全球央行持續購金:基于戰略安全與資產多元化考量,全球央行購金行為已趨常態化。
2. "去美元化"趨勢:市場對美元體系的不信任,使得黃金作為替代儲備資產的需求持續存在。
3. 對沖不確定性:美國財政赤字高企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使得黃金作為對沖工具的價值依然穩固。
投資者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