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來自中國的造車新勢力拿下了中東“土豪”的百億投資訂單。
5月9日,創維汽車發布公告稱,由沙特阿拉伯皇室公主控股的 KAG 集團CEO近日到訪江蘇徐州,與創維汽車簽訂十年戰略合作洽談及合同簽署。
根據協定,雙方此次合作將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前五年合作業務規劃 100億元人民幣,第二階段則視第一階段情況進一步開展。這不免讓人想起曾經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的一句名言:沒有200億,別談造車。但或許令李斌自己也沒想到的是,有了這股來自中亞的神秘勢力加持,這個門檻變得不再那么遙不可及。
然而,縱觀中東大佬們的這份投資名單,卻不免讓我們產生疑惑:土豪們總要精準避開真正值得投資的新勢力,反而動不動將“百億資產”砸向那些沒什么勝算甚至奄奄一息的品牌,宛如童話中拯救灰姑娘的白衣騎士,未免有些不過于符合常理。
“不挑食”的中東資本
從蔚來到恒大,從高合到創維,近兩年來,中東資本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出現在幾乎每一家中國新勢力車企的身后。僅在近一年內,其投資布局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就已經到了“一只手數不清”的地步。
2023年6月,前途汽車發表聲明稱與約旦最大的私營公司Manaseer Group(簡稱Manaseer)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月,沙特投資部與華人運通,即高合汽車的母公司簽署了一項價值21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56.0億美元)的協議,共同建立合資企業。
2023年7月,蔚來汽車宣布已完成阿布扎比投資機構CYVN Investments RSC Ltd的7.385億美元戰略股權投資。
2023年8月,恒大汽車宣布獲得由阿聯酋國家主權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紐頓集團首筆5億美元戰略投資,另有6億人民幣過渡資金將自公告后5個工作日開始陸續到賬。
2023年10月,中東投資者又將橄欖枝伸向賓理汽車(BeyonCa),這一于2022年10月剛剛公開亮相的新勢力盡管有著來自東風汽車和雷諾的背景加持,但從各方面看都不算一個上乘之選。同理還有剛剛官宣合作的創維汽車,目前所定下的年銷量目標也僅為5萬臺,在新勢力中排名并不突出。
相比大眾擁抱小鵬、Stellantis牽手零跑的強強聯合,中東勢力的“不挑食”似乎成為了其“人傻錢多”刻板印象加深的又一證據。
不難看出,在以上諸多企業中,除了蔚來汽車前途尚算光明之外,高合與恒大汽車都已經進入了ICU搶救,剩余的兩家雖然目前沒有出現經營問題,但在愈發殘酷的新能源市場淘汰賽中,目前尚未能擠入新勢力榜單前列的它們未來的逆襲希望也無限趨近于零。
對于這一現象,壹姐采訪了新能源產業鏈資深投資分析師楊昭,得到的回復是:“小鵬、理想這些新勢力顯然更具投資價值,中東資本選擇的對象的確讓人有些難以理解。”
行為藝術還是各取所需?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事出反常必有妖”,盡管我們無法得知這些投資的詳盡細節,但有一些事實卻是擺在面前的:無論是恒大還是高合,盡管已經拿到了中東大佬們的支票,卻依然難逃垮臺的命運。
可以確定的是,假如中東資本到賬,那么至少高合汽車一定不會淪落到在直播間賣牛肉干維持生計的地步。此前也有高合汽車員工曾在網上發帖吐槽:““都是從中東土豪那里找錢,憑什么蔚來立馬到賬,而我們卻掛在那兒了?我們的車比蔚來還高檔呢!”可見,高合在資金到賬方面確實被“卡了脖子”,直到最后也沒能等來這筆救命錢。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中東資本在給錢上并不傻,也知道有些企業可以真給錢,有些企業不能真給錢,為什么還要繼續拿著百億投資合同砸向那些看上去就希望不大的新勢力呢?難道小鵬、理想這些新勢力不香嗎?
由此,我們所能做出的合理猜測是,中東資本在投資中國造車新勢力時或許不僅不是“人傻錢多”,反而可能比國內資本更加“聰明”:一方面,他們更青睞那些體量小或是嚴重缺乏資金的新勢力,這樣一來能夠保證自己的資金投入能夠換回最大化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們又在真正注資上嚴格把關,只有確保自己的錢不會打水漂之后才打款。
這種先承諾、慢給錢的方式,顯然對被投資方來說并不公平。但對于那些體量小,聲量更小的新勢力來說,即使是“空頭支票”也有足夠的價值,能幫助企業塑造前景廣闊的形象,也多少能為后續發展留一些念想。
這一合作模式讓壹姐不免想到LV、肯德基等一些知名店鋪在選址時經常能夠接到商場遞來的橄欖枝,不僅可以免租入駐,甚至有些情況下還能從商場“反向收租”,而商場此舉看上的自然也不是租金,而是二者合作對外產生的影響力。
而從國際金融貿易的角度來看,新能源產業鏈資深投資分析師楊昭還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中國資產現在是對抗美元貶值的不二之選,這是肯定的。”也就是說,中東資本選擇大舉投入中國新能源產業,本身也有著合理的避險需求,簽訂協議后,進可攻退可守的中東資本,也會有更多的資產管理空間。
因此,在這場金融游戲中,我們很難說究竟是誰占了誰的便宜,但有一點卻可以肯定:別管官宣拿到了多少中東投資,它都不會是新勢力們的救命稻草,要想真正留在牌桌上,還得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