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爭流”為主題的2024年(第二屆)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于深圳召開,諸多業內人士以及消費者的目光為之吸引。
不得不說,這屆大會的主題真是相當應景,爭流,說的是車市爭流,同時本屆大會上也匯集了多位車圈頂流,例如“Are you OK?”雷軍,“遙遙領先”余承東,“為什么還買油車”李斌,“紅衣教主”周鴻祎,爭流爭流,這個“流”也可以讓人聯想到流量。
車圈大佬匯聚一堂,唇槍舌劍,觀點碰撞,現場可謂是金句頻出。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各位大佬都在本屆大會上都聊了些什么吧!
雷軍:整個“小目標”
在本屆大會上,雷軍主要聊了一下小米汽車的最近成績單,并且拋出了一個小目標。小米汽車首月鎖單8.8萬臺,發布兩個月交付1.5萬多輛新車,全年沖刺12萬臺目標。其中為了完成這一小目標,小米汽車的工廠已經開始進行雙班工作,首先確保6月份單月交付量超過1萬臺,再保證全年交付10萬臺,并沖擊12萬臺交付目標。
在雷軍看來,智能電動汽車的本質上還是純電動和純智能,過去10年間,整個汽車行業都在解決電動化的問題,電動化的問題在今天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而此時整個行業都更加正式智能化。小米汽車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主要是由于小米做了14年的微電子,為制造智能電動汽車積累了一定的底蘊,這是小米能在三年內把車造出來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雷軍也不忘繼續呼應行業團結,共建生態。他提到:造車三年,我越來越感覺到汽車工業的復雜性,也感覺到用戶需求的多樣性,怎樣才能夠滿足如此復雜的需求,我認為生態拓展是唯一的(路徑)。雷軍倡導生態要保持開放合作,如果大家能夠資源共享,那么整個中國汽車會越來越好用,不僅有用戶,也有產業發展。
余承東:比價值,不比價格
個人看來,在本屆大會上,雷軍與余承東的同框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原本這兩位是手機圈的老對手,如今又在汽車圈再度交鋒,真乃是緣妙不可言。
可能是把雷軍當對手太久,余承東在演講環節也不忘陰陽一下小米,他提到:剛才雷總提到對女性用戶防曬需求的洞察,我余承東老男人只會研究技術,這方面我們的確要學習。在此之前,鴻蒙智行的問界與小米就可調色溫大化妝鏡是誰的首發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交鋒,余承東也再次強調,是問界根據女員工的需求率先做出來的,如今往事再提,讓兩家車企之間的火藥味又濃了一分。
當然余承東在本屆大會上最出圈的發言還是承認了“卷不動”,他表示:在智能電動網聯汽車里面,全世界NO.1的卷王是比亞迪,因為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我們不善于卷超低價格,我們善于卷價值、卷智能化、豪華感、舒適感、安全、高質量、卓越的用戶體驗,尤其在智能化上卷,我們認為能卷出更大的價值。我們希望這個產業正向良性循環,善于卷價格的去卷價格,我們來卷價值,為這個產業增值。
個人認為,余承東的這句話確實很有水平,既承認了比亞迪的市場地位,又向外界傳遞出華為一直所堅持的理念。事實上,華為在這條道路上已經越走越順,越走越快,就以問界來說,該品牌的產品均價一直保持在40萬元左右,在今年第一季度,賽力斯成功實現扭虧為盈,而且第二季度的表現也是穩中向好。比亞迪卷價格,華為卷價值,大家都有美好的未來。
李斌:關注電池老齡化問題
作為最早入局新能源賽道的新勢力車企,蔚來一直深陷虧損的泥潭不能自拔,在本屆大會上李斌就這一問題進行了解釋,他表示:2022年蔚來研發投入是108億人民幣,去年研發投入134億人民幣,我們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都是非常堅決的,目前在全球有超過11,000名員工,已經申請的全球專利超過8700項。
與此同時,李斌再次提起了此前他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所談到的電池壽命問題。稱電池至少要保證15年使用無憂,即15年后電池擁有85%的可用電量,不然不久之后,大批新能源用戶都將面臨電池壽命終結所帶來的困擾。針對這一問題,蔚來已經行動了起來,該品牌的目標是通過認真研發和運營的創新,在日歷壽命(電池從生產之日起至電池壽命結束的時間)和循環壽命方面,讓每一位電動車的用戶15年無憂。
周鴻祎:“氣氛組”
如果說以上幾位都是正經造車的大佬的話,那么接下來要提到的周鴻祎可以說是一個異類。最近一段時間,紅衣教主周鴻祎頻繁登上熱搜頭條,先是通過拍賣掉自己的邁巴赫,換國產車的方式與各品牌進行高強度互動,隨后又在北京車展上成為了“車模”,種種動作雖說吸睛無數,但是也受到了諸多嘲諷,本次自稱圈外人的周鴻祎在大會上為各位車圈大佬們上了一堂營銷課。
他提到:“用戶的需求變了,傳播方式變了,車企要跟得上這些變化,對于企業家來說,用戶在哪里企業家就應該到哪里,要跟用戶保持溝通。”,“企業家做IP是一把手工程,也是必修課,車圈企業家做IP,99%都能成功,所以企業家一定要勇敢的站出來,自己趟這個水”,“做真實的自己是最大的流量密碼,企業家要平視用戶,不要高高在上,不要有爹味,講大道理,更不要自吹自擂,該自嘲的時候就自嘲,該自黑的時候就自黑。”
可以說周鴻祎是把互聯網這一套給玩明白了,不過對于外界此前猜測的下場造車一事,頗有自知之明的周鴻祎明確的給予否定,并且他還調侃到:我算是國產新能源車智能網聯車的氣氛組,是他們的拉拉隊,為他們搖旗吶喊,希望大家對我不要提那么高的要求。
車叔總結
以上幾位車圈大佬就各自品牌的細分領域發表了一些看法及期待,觀點不一,有宏觀,有微觀,但總的來說都是希望國產新能源汽車能夠越做越好。那么對于以上4位大佬,你覺得哪個的發言更加精彩?哪個才是車圈頂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