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之喜
5月,亦有特殊之處。月初,有個北京車展,放大汽車消費熱度,又逢五一長假,用戶有時間看車。理論上,這應該是個還不錯的“豐收季節”。所以,5月值得一個“回暖”的標簽,多數品牌也拿到了驚喜成績單。當然,有些錯題,還在犯,有些弊病,仍難改。
先說比亞迪,5月銷量為331817輛,同比增長38.2%,創下了年內新高;從1-5月來看,累計銷量已經超過了126萬輛。
這輛“巨無霸”戰車,幾乎是3條線在作戰:1、主流戰場,持續迭代,保持領先身位就對了,比如,年初以“榮耀版”之名,掀起價格戰,再比如,第五代DM技術剛剛發布,秦L和海豹06大概率會成為新爆款;2、高端戰場,多布局,多收獲。看5月銷量,騰勢、仰望和方程豹,分別賣出了12223、608和2430輛,不算大爆,但也算有個交代了;3、出海戰場,5月出口37499輛,已經在步步增長了,但還沒有形成絕對的影響力。
再看看埃安,5月銷量為40073輛,基本卡在這個臺階了。從榜單順序上,也就屈居于比亞迪、特斯拉之后,但這個略顯停滯的狀態,仍然堪憂。隱憂無非還有2個原因:1、網約車形象丟失了一些家用車的“用戶緣”;2、向上的昊鉑品牌,在20-30萬價格區間,存在感較差,而且“獨立”運營也未必可以解燃眉之急。缺乏差異點、記憶點,過于泯然眾人矣,或許是病根。
理想汽車,5月銷量為35020輛,至少在“蔚小理”這個陣營中,已經斷層領先了。
但很奇怪,理想汽車頭上的陰霾并未減少。1、最近的裁員風波愈演愈烈,據說被裁的比例比較大,其中不乏智駕部門,而且公司還加強了安保;2、純電戰略宣告暫時破產,且正式延遲到明年,也就是說,年初雄心勃勃的“兩條腿走路”,下半年要喪失一條腿了。
引發的動蕩在于,既然缺少了純電產品做銷量補充,那么,2024的年終銷量有可能繼續下調;理想比較在意凈利潤,那么,在用人成本也會比較苛刻。
至于,暫緩純電,理想汽車就能向前跑得更輕松嗎?答案也是否定的。一方面,理想L6確實在市場上更受歡迎,但其對理想L7、L8的“分流作用”開始顯現,有可能出現增加產品,但銷量沒有對等增加的狀態;另一方面,做增程的品牌越來越多,哪怕是“冰箱彩電大沙發”,也開始大批上車,理想汽車正腹背受敵。
還有一個隱憂,也在慢慢浮現。問界幾乎是瞄著理想而來,華為的號召力不可小覷,而且,華為的智艙、智駕,也在賦能問界以外的其他品牌,這張大網,會漸漸地向理想汽車收攏。一夜之間,處處皆兵。但有意思的是,截至當前,問界也沒有公布5月銷量。有信源稱,大概3萬多輛,是一個“不必言”的狀態。而余承東在問界M7 Ultra的發布會上,對6月銷量給了比較有信心的預測,或超4萬輛。
蔚來5月銷量為20544輛,屬于歷史新高,頗令人意外。很多人都在尋覓原因,蔚來做了什么?忽然就讓銷量生“花”了?短期的原因:BaaS政策有所調整,用車成本更低了,而且,蔚來的“換電聯盟”有更多的成員愿意加入,給了BaaS用戶更多的信心。長期的原因:蔚來的品牌高度已經筑就了,用戶有向往感,所以,當價格有所釋放之后,銷量會被拉起來。要知道,今年的價格戰烈度很猛,有的品牌就算大肆降價,也拉不回銷量了。另外,樂道L60的發布,也讓更多人吃了“定心丸”,蔚來的體系能力不差,這個品牌只是遇到了一時的困難,會慢慢好起來的。
極氪5月銷量為18616輛,成績不錯,又剛剛IPO,品牌進入了新階段。其中,極氪001還是“定風丹”,更新迭代后,產品力得到了提升,仍能在細分市場圈出一塊地。對比之下,極氪007還是“差口氣”。這口氣,就差在外觀設計嗎?也許沒有那么簡單,但有一個事實毋庸置疑,競品太多也太強。至少,小米SU7這道坎,極氪007沒有完全邁過去。
零跑汽車,也相當令人驚訝,5月銷量為18165輛。當年,有人疾呼“全面學理想”,及時“電改油”的時候,這家公司真的聽進去了,算是“理學”的堅定擁護者。高端純電不好做,其實,低端純電(或者說主流純電)一直都不好做。因為成本卡在那里了,注定了產品有短板,而主流用戶的需求可沒有短板。從這個角度看,面向主流市場的品牌,確實更應該有動力“電改油”,因為價格可以做更低,而所謂的里程焦慮也不攻自破了。
同樣是“理學研究者”,深藍汽車稍遜一籌,5月銷量為14371輛。目前,只能得出的結論是,僅僅靠SL03和S7,銷量張力的上限已經見頂了。怎么辦?再推出其他產品,拓寬“戲路”,但G318這個“方盒子”,是不是命中注定的白衣騎士,還得再觀察觀察。
小鵬汽車,5月銷量為10146輛。如今,“破萬”不值得狂歡,更應該再度審視。旗下最貴的小鵬X9,5月銷量為1625輛,成績不錯了,畢竟,又是純電,又是MPV,破局太難了。而且,小鵬X9可以成為標桿,但無法擔當主力。問題當然就出現了,小鵬G9、G6、P7i全線失守了,哪怕是祭出降價大棒,也沒有太多波瀾。那這不就是“死局”了?莫慌,小鵬手里至少還有兩張牌:1、MONA系列6月要與諸位見面了,是一款面向15萬級主流市場的A級車;2、小鵬品牌亦有一款B級車要登場。總之,彈藥還是有的。但小鵬擰著勁,仍要完成一件事,將智駕打造為購車理由前三之一。到底是不是偽命題,真的就看小鵬了。
哪吒汽車,5月銷量為10113輛,也過萬了。同樣的,問題多于成就。很奇怪,“哪吒要不要改名”,居然成為了最近在討論的話題。甚至于,哪吒官方還搞了一場辯論賽,“紅衣”繼續開炮。按照哪吒的思考邏輯,“是否改名”這件事,應該想當作營銷事件來做。但有一說一,哪吒汽車的幾番操作,儼然都沒有找到自己的病灶。它最應該反思的,就是零跑做對了什么?為什么彼此拉開了距離?一些奇怪的營銷動作,和對產品的側重點,該收一收了。哪吒L的產品力還可以,值得再搏一把。至于,“紅衣流量”要不要隨風起,還是勸其慎重。
小米汽車,5月銷量為8630輛。沒人再質疑其十萬定單了,懂得都懂,目前限制小米銷量的,只有產能了。于是,雷軍在最近回應,小米汽車工廠6月開啟雙班制,確保當月交付1萬輛。全年將至少交付10萬輛,同時會進一步沖刺12萬輛交付。另外,隨著產能爬坡,小米SU7的鎖單期也縮短了。2024年回頭看,小米也可能是最大的贏家。
★ 寫在最后
還有其他品牌公布了5月銷量,不做過多羅列了。在如今的新能源市場,不存在“新手保護期”,該出牌的,也出過牌了。這個牌桌滾動很快,第一輪出錯牌,未必有第二輪出牌的機會。所以,淘汰還會加速,紛爭永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