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7月,意味著2024年的上半年已經過去,理論上這時候各大車企應該已經完成了50%的銷量目標,但現實是,除了問界,幾乎沒有一家車企做到了。
問界(完成率:45.3%)
問界雖然在單月的銷量上已經被理想反超,但是在銷量目標完成率方面,可以說是一枝獨秀,達到了45.3%。雖然看上去還不到50%,但是考慮到中國的國情,通常下半年的銷量會比上半年高一些,因此這些新勢力當中,問界完成銷量目標的可能性最高。
問界目前主要的銷量貢獻來源是問界M7,憑借著優秀的鴻蒙系統、增程式的動力總成、還不錯的駕駛體驗,以及最重要的智駕,籠絡了大量的消費者。今年1月份差一點就站上3萬臺的頂峰。而最近,問界M7 Ultra版的上市,給6月份的銷量貢獻不少。
當然問界M5和M9也都有著各自的受眾群體,尤其是問界M9,現在已經有了單月突破1.5萬臺的能力,上個月賣到了1.7萬臺,不僅是新勢力,在整個高端新能源市場都是相當能打的。現在就要看它是否能持續發力,如果能穩步增長,到年底來一個銷量高峰,那么問界超目標完成也是很有可能的。
理想(33.7%)
理想今年早些時候調整了銷量目標,對于MEGA車型的過于自信,以及對L系列的疏忽,還是給他們上了一課。不過好在6月份算是拿下了不錯的成績,比問界還高了不少。但是完成率方面還是有些問題。
目前賣得最好的無疑就是理想L6了,起售價25萬左右,這就是理想今年最大的王牌,是銷量擔當。目前來看確實表現不錯,上個月賣了超過2萬臺,但即使是這樣,全系也就只能賣到4萬臺。
理想也開始著急了,開始給權益,理想L6最新的權益是5000元抵扣10000元,5000選裝基金,對于需要選裝的用戶而言就是1萬塊的優惠。
按照理想的目標,今年要賣56-64萬臺,咱們就按最低的來算,接下來6個月要賣至少37萬臺,平均每個月賣6萬多臺,這恐怕是比較難了。
理想規劃中的新車,還有三款純電,原本計劃下半年要上,結果現在換到明年去了。換言之就是,牌都打完了,王炸都扔下去了,銷量也就那樣,雖然不難看,但完成目標很難。
蔚來(38%)
蔚來能完成38%倒是有點意外的,當然它目標也定的比較低,只有23萬臺,考慮到蔚來走的是高端路線,這個銷量已經相當可以了。不過想要完成年度目標,還是有點困難的。
目前蔚來最好賣的依然是ES6,比較符合國內的中產階層,ET5T也賣的不錯,30萬級別的旅行車,本來就少,蔚來的體驗還不錯。再加上蔚來能換電,確實很好用。6月份他們交付2.1萬臺,如果蔚來接下來的6個月都能保持這樣的銷量水平,那么還有點機會完成銷量目標。
埃安(25.3%)
埃安是廣汽的新品牌,勉強能算新勢力吧,以往都是比較強勢的,以至于理想做新勢力銷量榜都不把它算進去。但6月份只賣了3.5萬臺,不管是和去年同期比,還是和5月份比,都有下跌。完成率就更夸張了,只有25.3%。
埃安有很大一部分的銷量貢獻是由AION Y和AION S組成,這倆車在很多地區都是網約車的“一把手”。但隨著現如今網約車市場的飽和,很多地區都在預警網約車太多,也就是說掙不到錢了,那司機增長就會放緩,對車輛的需求也就沒那么大了。舊車的淘汰也遠沒到時候。
因此埃安是時候往家用車,或者其他方向轉型。即將上市的第二代AION V就是一臺很有潛力的車,就是霸王龍這個名字有點難頂。
小鵬(18.6%)
蔚小理當中小鵬最慘,定了28萬臺的目標,只賣掉了5.2萬臺,想要完成目標幾乎是不可能了。現在能守住1萬臺的月銷就非常不錯了。
不過小鵬的MONA馬上要上了,最近剛剛首發,另外還有一款中型轎車,會在四季度推出,但是對于銷量的貢獻,咱們暫時不好下判斷。
小米(25.7%)
雖然小米的完成度也不高,但它應該是目前除了問界最有可能完成年度銷量目標的。小米的首款車型在3月上市,少了兩個月還能完成25.7%,而且SU7的銷量正在穩步增長。
最近有消息稱小米的工廠停工停產,正在進行升級優化,應該是為了擴產。就它現在手里握著的訂單量,只要有產能就有銷量。按照雷軍提出的今年“保10萬爭12萬”的目標,剩下6個月,平均每個月要賣1.25萬臺,成功的可能性很高。
不難看出新勢力的銷量目標大多定的不低,但完成度很一般。雖然上半年有過年的影響,但除了問界幾乎沒有超過40%的,就很難看了。現在看來,也就是問界和小米有能力完成銷量目標,連理想都難。